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长达十年的筹划准备,我国创业板于2009年正式启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市场还不够成熟,但是它为中小企业以及高科技企业提供了筹资渠道,缓解了它们融资难的现状。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大都是中小型企业,很多是由一个人或是几个合伙人联手创办的,因此家族化特征显著。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家族企业选择在创业板上市,此时它的治理模式不得不做出改变,由原先高度封闭的内部治理模式转变为随时受大众和相关监管部门监督的外部治理模式,加上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家族企业在上市初显露出的长处变得不再明显,同时在治理过程中也暴露出日益增多的不合理之处。董事会作为企业的"大脑",对其治理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家都在积极研究董事会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试图探索出合理高效且适用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董事会结构。目前国外关于董事会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体系已比较丰富和成熟,产生了富有特色的主流理论。但对于我国来说,董事会结构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且缺乏与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基于我国创业板家族企业的董事会结构的研究更是罕见。因此,本文着眼于创业板上市家族企业,研究董事会结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根据研究成果从政策制定和董事会结构设置的角度提供相应的建议。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借鉴学者的研究并结合创业板企业的特点选取了家族企业的界定标准,区分出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变量,以董事会结构、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情况以及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作为衡量董事会结构的变量,并引入控制变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假设。然后通过数据收集、软件分析,将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董事会结构的回归结果作比较,探索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董事会结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是否不同,并对假设进行验证,得出相应结论,以期对我国创业板家族企业的董事会结构治理提供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