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电导法、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圆二色谱法、动态光散射法、ζ-电位法、红外光谱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两个系列不同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以及染料小分子结晶紫(CV)与BSA的相互作用。得到它们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淬灭机理、相互作用位点、作用驱动力、二级结构变化等信息。两个系列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分别为:(1)反丁烯二酸二乙酯基-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12-fo-12)、丁二酸二乙酯基-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12-su-12)及对应的单链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醋酸乙酯基二甲基溴化氨(DTAAB),(2)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十二烷基羟乙基二甲基溴化铵(C12HDAB)、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C12DHAB)。主要结论如下: (1)双子表面活性剂(12-fo-12和12-su-12)与BSA的相互作用要强于同源单链表面活性剂(DTAAB);双子表面活性剂链接基团上双键的引入增加了分子的刚性以及其与BSA相互作用的强度,改变了其与BSA分子相互作用的作用位点。 (2)DTAB,C12HDAB,和C12DHAB三个表面活性剂均主要通过疏水作用与BSA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但随着头基上羟基个数的增加,氢键作用的贡献逐渐增加,表面活性剂与BSA相互作用的强度增加。 (3) CV主要通过疏水作用特定结合在BSA的IIA(Trp-213)区域上,通过静态淬灭机制显著淬灭BSA的内源荧光,并引起BSA的二级结构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