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思奇的人生是哲学的人生,其哲学的人生充满着他践行人生哲学的智慧。改革开放以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背景下,学术界重新掀起研究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热潮,自有其历史和逻辑的必然性,一方面缘于艾思奇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上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多年来,学界对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研究虽有贡献,但仍有不能让人满意之处。主要表现为:其一,对其建国后50至60年代所参与的哲学三大论战研究甚少,尤其是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问题所涉更少。即使有些文章论及至此,也不是很深刻;其二,对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现实化的方法论意义研究不够;其三,是缺少对艾思奇人生哲学思想的研究,其中不仅缺少专题性、系统性的研究,甚至连普通的研究文章都少见。为了弥补前人研究上的某些缺憾,又鉴于自身学识与资料的限制,我以艾思奇的人生哲学为主题,努力做好以下两项工作:第一,从科学的人生哲学、批判的人生哲学、革命的人生哲学、奉献的人生哲学四个方面对艾思奇的人生哲学展开讨论,力求展现艾思奇哲学人生中的人生哲学智慧,深化对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研究。揭示艾思奇的人生哲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之间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从某种角度讲,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兼涵着其他三部分的内容。第二,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系统的阐发与评述,梳理艾思奇的理论贡献及局限,以期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艾思奇的人生哲学,从而拓宽了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的途径。第二,第一次揭示了艾思奇的人生哲学是科学的而非玄学的;是批判的而非调和的;是革命的而非腐朽的;是奉献的而非索取的。第三,尝试性地将侧重理论层面的“体系的人生哲学”与侧重践行层面的“体现的人生哲学”协调起来,丰富、拓展了“人生哲学”的内涵与外延。研究中我们注意到艾思奇的成功主要基于这样几点,其一,是时代的需要;其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其三,是基于理论家们创造性工作(如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等)。这三者如若缺一项,都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成功,取得如此的成就。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是发人深省的,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何以达不到预期效果?当然,在充分肯定艾思奇卓越贡献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艾思奇哲学思想中的某些片面性、局限性,但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他个人也是难于避免的。辩证地看,这些片面性、局限性本身也是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现实化的反向度的经验和教训,更需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