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节奏明显加快,无论是取消存贷款利率浮动的限制,还是将存贷款的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购,还是一系列金融监管政策的不断推出,都表明我国金融制度的改革逐渐加深。而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利率市场化以后,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金资源配置中地决定作用,使金融机构更有效地吸引闲置资金;但同时,利率市场化会使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机构面临的利率风险将显著增加。保险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公司的平稳运行对国家完善经济保障、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社会民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部分寿险公司疏于对利率风险的管理,造成寿险公司积压了大量的利差损,甚至导致了一些寿险公司的破产清算。寿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情况与其稳定经营息息相关,所以,研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寿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寿险资金的属性、存在的价值及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第二部分首先对我国寿险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寿险公司资金运用遇到的瓶颈及应该抓住的机遇;第三部分具体分析了利率风险对我国寿险业的影响机制;第四部分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寿险公司净投资收益率的影响;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寿险公司应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寿险资金的特点:可投资期限长、有最低收益要求、有较强的利率敏感性、收付的时间差及偿付的有条件性;其次分析了寿险资金肩负的使命:保护保单持有人的利益、服务寿险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最后,从人为低利率的背景及利率管制的瓦解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原因。本文第二部分首先实证分析了,我国寿险业规模保费年化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其绝对值仍远超产险保费收入,而且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也有所增长。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不是很完善,以及监管机构对寿险资金投资的政策制约,导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金额虽然很大,但存在投资效率偏低的问题。其次,介绍了寿险投资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寿险投资面临着利率趋势性下行,利差损风险进一步加大;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资产端负债端的核算更加复杂;投资管理人日益多元,统筹管理难度加大;资产负债在期限、现金流、收益率上的错配更加严重的挑战。但仍处于宏观经济稳定,寿险规模保费仍持续高速增长,行业监管日益完善的发展机遇期。本文第三部分从利率市场化对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投资收益、资产负债匹配的影响四个方面,分析了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寿险业投资情况的影响,认为利率下降通过一系列的中介变量最终会降低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但利率下降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具体而言,利率下调会增强潜在投保人的购买欲望,使寿险公司的销售量增加,已持有保单的投保人会减少退保,双重作用下会增加寿险公司的责任准备金,使寿险公司有更多的资金用来投资。当因销售保单增加的保费能够覆盖由于投资收益率下降减少的资金时,寿险公司的资产总量就会增加。当利率上升时,也是同样的道理。本文第四部分以利率市场化指数为自变量,以净投资收益率为因变量,以公司资产规模、资本结构、分红险保费收入占比、传统寿险保费收入占比、健康险及意外险保费收入占比、万能险保费收入占比、代理人渠道保费收入占比、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占比、其他渠道保费收入占比、营业费用率为控制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实证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寿险公司净投资收益率的影响。考虑到各家保险公司存在个体效应的差异,在实证分析中又加入了公司固定效应模型。经研究发现,净资产收益率与利率市场化指数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寿险公司面临的负债风险、预定利率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大大增加。本文第五部分从寿险公司对资产的管理和对负债的管理两个方面,阐述了寿险公司应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对资产的管理:要严格控制投资风险、加大长期稳定收益的资产配置力度、与产业资本展开合作、提高境外投资的比例等几个方面入手;对负债的管理:加强经营管理、提升承保利润,优化业务结构、降低负债成本。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寿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影响,其创新之处有两个:第一,目前现有的文献大多是对我国寿险资金运用的投资收益情况进行研究,保险资金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其投资效率的高低必然受到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利率又是金融市场上衡量资金成本的重要指标,所以本文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对寿险资金运用的影响。第二,现有的文献对保险投资问题的研究大多基于理论层面,本文实证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各险种保费收入占比等对投资情况的影响,这是本文的另一个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