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现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与夏目漱石、森欧外并称为日本近代文学的三大巨匠。与此同时、芥川龙之介也是新思潮派的杰出代表作家之一,在其十几年短暂的创作生涯之中,他一共创作了二百余篇脍炙人口的小说,他的文章技巧纯熟,艺术风格上立意深远,在日本文坛上又被誉为“鬼才”、“奇才”。不仅如此芥川对中日古典文学也有着很深的造诣。芥川自幼就饱读《西游记》、《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名著,对日本的和歌、演剧也都有着独到的见解,被世人称为最具备东洋文人风格的最后作家。中日两国的研究者对芥川及其作品都进行了广泛地研究,研究的视角也涉及到了芥川文学的各个方面。但是其中对芥川汉诗的研究相比之下却少之又少。本论文将采用文艺批评法以及比较文学的方法,深入地分析芥川龙之介的三十四首汉诗,进而来探明芥川的汉诗对中国诗的受容,最后对芥川汉诗诗风的成因进行了大胆推测。本论文具体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动机,以及迄今为止有关芥川汉诗的研究成果和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正文的第一部分则从内外两方面来阐明芥川深厚的汉文学素养的成因。具体从他的家庭环境、自身对汉文学的喜爱和当时文坛的大背景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概要的分析。第二部分在汲取先行研究的基础之上,将芥川的汉诗创作划分为三个时期。1915年芥川发表了他人生当中最要的小说《罗生门》,也是在这之后他作为新晋作家走上了文坛。于此同时1915年也是芥川情感的分界线,这一年的1月,由于家庭的反对,他与相恋已久的恋人吉田弥生分手了,这件事情直接或者间接上都给今后芥川的创作带来了很大影响。芥川在这一年当中一共创作了七首汉诗。而在这之后由于忙于小说创作,他对汉诗的创作热情逐渐衰退,因此1915年也是他汉诗创作的分界线。直到中国旅行前的1920年,他迎来了汉诗创作的高潮期。在1920年他共创作了十三首汉诗,对汉诗创作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不仅如此在这一年芥川还创作了很多以中国为背景或以中国古典故事为素材的小说,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杜子春》、《南京的基督》等等。1921年芥川龙之介作为大阪每日新闻报社的海外视察员,踏上了他梦寐以求的中国之旅。也是由于这次的旅行,他理想中的中国形象被残酷的中国现状所取代,感到失望的芥川,归国之后的他只创造了四首汉诗。第三部分也是本文的中心部分,主要将芥川的三十四首按题材分为了四个部分,然后逐一对其分析,最终发掘出芥川汉诗身上的中国诗的影子。芥川曾在书简中说过:“我很羡慕像王维那样的高等游民,而陶渊明对我来说有些遥不可及”事实上,芥川对寄情山水的王维、闲适诗歌的鼻祖陶渊明、都进行过模仿。在芥川的三十四首汉诗中,歌咏山水田园的诗歌就有十八首,而这其中的大多数都可以看到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等诗人的身影。但从芥川的汉诗中的‘清’‘幽’等措辞上来看,芥川的诗少了一份陶渊明、王维的诗歌当中的豁达与安逸,多了一份哀伤之感。除此之外,芥川的汉诗当中也有很多中国诗歌中常用的题材,例如“旅愁”和“感悟人生”的诗歌。从芥川的旅愁诗身上我们也不难能看出中国诗歌的影子,但芥川此类题材的汉诗,不再是对中国诗歌整句的临摹,而是引用中国旅愁诗歌中常用的“关山”“明月”等意象来抒发他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而芥川人生感悟的诗歌也以感叹文笔生活的苦恼为主。在本章的最后一节,则对引用中国古典传说、典故的诗歌所隐藏的深层意义进行了分析。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则以第三部分的分析为依据,概括地总结了芥川汉诗诗型和诗风的特点。首先从诗型上来看,芥川汉诗的诗型算不上是多样,但是从他严格遵守中国诗的格律和挑战各种中国诗歌的体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中国诗歌的喜爱之情。于此同时,比起早期汉诗的单一体裁,中晚期的芥川,创作手法上更加娴熟,创作也不仅局限于绝句,更是挑战性的创作了七言律诗《春阴》和古体诗《无题(寂兮)》。然后本章的第二节主要就芥川的诗风进行了总结,芥川的汉诗的措辞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寒、冷、清、幽”等词语,所以说比起王维、陶渊明安逸的诗风,他的诗倒更能让人联想到哀怨的晚唐诗歌。不光只是用词,在题材上,芥川诗歌中的“旅愁”“感悟人生”的诗歌都是以哀伤为主要基调。即便芥川汉诗中,山水田园诗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芥川的山水田园诗在抒情方面上,也以抒发内心寂寞、孤独的诗居多。所以说他的汉诗只是表面上模仿了王维、陶渊明的诗,本质上还是像哀伤的中晚唐诗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笔者也将以我自己的看法探求这其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