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席勒的审美现代性思想是一个庞大的人道主义美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间,有两个主要的组成篇章:一是《审美教育书简》,另一个是《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前者从审美游戏的宏观角度去静态考察现代性异化的表现及其原因,后者从人与自然的动态审美关系方面去梳理从素朴到感伤、从古典到现代的异化历史。但大多数席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的研究都是以前者为依托而展开的,却极少关注到《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所包含的审美现代性思想。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更好、更完整地了解席勒的美学思想,本文将从美学和社会学维度来分析《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所包含的审美现代性思想。从美学角度出发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和艺术作为一种批判启蒙现代性的力量何以成为可能的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是为了分析现代性的内在冲突在《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席勒审美现代性的重要现实意义。由于现代性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开放性,本文将把研究现代性的着眼点放在横向的逻辑层面,即现代性合理化过程所导致的内在冲突——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冲突,并逐次分析审美能够代替宗教担当起“救赎”重任的原因所在。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席勒审美现代性思想产生的社会因素,本文也将从席勒所处的特殊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对席勒的影响来分析席勒审美现代性思想产生的现实理论土壤,这也会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席勒对启蒙理性的辩证态度以及席勒为什么让美走在自由之前的原因。在第一章弄清楚什么是审美现代性以及席勒审美现代性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后,第二章、第三章将从历史的动态的角度,着重分析从素朴到感伤的启蒙现代性的异化过程,以及以古希腊的完整人性为批判标准的审美现代性对启蒙现代性的批判。从素朴到感伤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本性)的和谐统一走向分化的过程,所以,启蒙现代性异化的具体体现就是失去自然(素朴)。同时,席勒以史入论,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化也是艺术发展的根源,人性发展和诗(艺术)发展的同步关系证明了艺术和美在完善人性上的特殊功能。第四章和第五章着重论述的是席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的影响,一方面阐述席勒独特的文学分类法对后世的现代性影响,另一方面讨论席勒审美现代性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在正文的讨论中,有两条理论线索,一条是席勒的人性论,它贯穿于本文的每一个章节,因为席勒的审美现代性批判追求的目标就在于“人性完整”;另一条是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它是我们考察《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审美现代性思想的切入点,在这一条理论线索中,我们不仅可以明白“素朴”、“自然”等概念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而且也会让我们在人与自然动态的关系中更好地了解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的交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