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医疗态度由当初的讳疾忌医转变到现在的主动做身体检查,表明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住院楼是患者治疗、康复及在医院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存在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空气质量差、新风量不足等问题,特别是代表我国最高医疗水平的三甲医院,这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掌握我国三甲医院住院楼的人流量变化规律,为医院整体规划、建筑设计、消防疏散及医院管理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因此建立住院楼人流量模型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首先,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及实地调查法,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医院住院楼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住院楼建筑特点、管理制度、人员组成、人员数量及停留时间、室内空气参数和门窗及空调系统的开启习惯等。其次,基于住院楼的建筑特点、管理制度、人员组成及人流量的调查结果,分析出人流量的影响因素;获取了住院楼内各类人员的流线,了解了人员流动情况;掌握了住院楼各空间人流量的时间、空间及时空耦合的特点。住院辅助功能区及护理单元各功能空间的人员数量及分布的影响因素多,按照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可划分为基本影响因素和关联影响因素。基本影响因素包括编制床位数、科室、管理制度和医院的医疗水平及知名度;关联影响因素包括加床率、病床使用率、在室率、陪护率、探视率、护理单元平面布局、处疗率、等候时间、出院率、住院率、带药率等。然后,基于住院楼各空间人员数量及分布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因素分析法建立了护理单元各空间的人流量模型和时间序列法建立了住院辅助功能区的人流量模型。并以某一医院住院楼的辅助功能区及创伤外科一护理单元为例,分别计算了其人流量预测值,将预测值与实际统计值进行对比,验证了人流量模型的准确性。验证结果为住院辅助功能区的相对误差为8%~10%,护理单元的绝对误差为1~2人,表明人流量模型可应用于工程实际。最后,基于人员的门窗及空调系统的开启习惯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分析,结合人流量模型,从新风量的计算、系统的划分、新风口位置的确定及系统选择等方面提出了住院楼独立新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调节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