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农业又具有弱质的特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农业普遍实行保护政策。我国从2002年由东北高油大豆开始,逐步对某些具有种植优势的农作物实施良种补贴政策,到2009年为止,范围已经扩大到优质专用小麦、玉米、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按WTO规则规定,良种补贴属于对农业投入品补贴的一种,属于“黄箱”政策;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推广优良品种同时更带有普及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及完善农技推广服务的作用;对于国际间贸易“扭曲”影响很小,属于“绿箱”政策。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6345万人,耕地面积保持1.034亿亩以上;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产量的四分之一强,河南农业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03年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开始享受良种补贴政策,目前良种补贴政策已对小麦、玉米、水稻、棉花、油菜(仅信阳市)等农作物实现了优良品种种植全覆盖。河南省在实施良种补贴政策过程中补贴方式也由间接补贴转为直接补贴,明显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能体现实施良种补贴政策效果最直接的便是通过影响农户生产行为来反映。而农户生产行为中的购种行为是最能具体有效体现良种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方面。本文从实施良种补贴政策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为出发点,重点介绍了河南省实施良种补贴政策的现状,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得到一手数据,建立Logistic模型,来找出实施过程中对影响农户购种行为的因素。分析发现,现阶段影响农户购种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种子的质量、种子产出品价格、种子公司服务、补贴面积的制定等。反映出农户对于政策的实施过程及具体内容的认知程度比较低,影响农户的生产行为还是种子质量问题等最基本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