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高压电位治疗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高压电位促进骨折愈合的具体机制,为临床开展高压电位治疗仪治疗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月龄,体重250-300g的S-D雄性大鼠48只,在无菌条件下,制作近端胫骨横形缺损性骨折动物模型。取造模成功的41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1只、对照组20只,术后第2天起,实验组给予高压电位治疗(白寿Healthtron交流高压电位治疗仪,电压30kV,电流小于0.5mA,频率50Hz),对照组给予假刺激,均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干预前两组组内再随机分成7d、14d、21d、28d四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大鼠(其中实验组14d亚组有6只),分别于术后7d、14d、21d、28d,每组取相应亚组大鼠腹腔注射麻醉后心脏采血2ml,静置离心后留取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骨钙素及骨性碱性磷酸酶含量。心脏注射空气法将大鼠处死,取术侧整根胫骨(含腓骨),剔除软组织后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EXA)上测定骨折处骨痂骨密度值。随后,截取含骨折部位在内的胫骨段1cm,中性福尔马林液中固定24h,然后置于脱钙液中进行充分脱钙,脱钙后的标本经酒精逐级脱水、透明、浸蜡后石蜡包埋,5μm厚作连续切片,然后分别进行常规组织学及Ⅰ、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1.骨密度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在术后14d、28d骨折部位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术后14d、21d、28d实验组大鼠血清骨钙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4d、28d实验组大鼠血清骨性碱性磷酸酶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HE染色显示,术后7d实验组的血肿机化、吸收出现早,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提早出现而且数量多;术后14d、21d实验组膜内成骨及软骨内成骨明显快于对照组,尤其是软骨内成骨过程;术后28d时,实验组骨小梁大部分已经融合,软骨岛完全消失,而对照组骨小梁尚未完成融合,中间残存多个软骨岛。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在7d、14d时Ⅱ型胶原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在7d时Ⅰ型胶原的表达也高于对照组。[结论]1.在血肿机化期,高压电位可以促进血肿的机化及吸收,使骨痂形成时间提前。2.在原始骨痂形成期,高压电位通过促进骨祖细胞以及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成熟并分泌细胞外基质;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成熟并分泌细胞外基质;促进矿化等最终加速骨痂的形成。3.在骨痂改建期,高压电位通过促进梁小骨成熟及融合加速骨痂的改建。4.高压电位促进骨折愈合的效应,为临床开展高压电位治疗骨折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