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乳腺增生病,属祖国医学“乳癖”范畴,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严重困扰着妇女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乳房周期性疼痛及乳房肿块。本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中医经络腧穴治病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及药物经皮吸收的技术不断发展,穴位敷贴疗法在内、外、妇、儿及五官科均有研究报导,结果显示疗效确切。而乳腺增生病治疗周期长,患者难于坚持服药,穴位敷贴疗法是一种外治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的特点,又无药物的胃肠道反应担忧,因此,该疗法在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自制乳络通膏穴位敷贴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黄体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二项激素水平,探讨穴位敷贴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可能机制。研究方法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和乳腺专科门诊选取60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敷贴组30例和乳癖消组30例。治疗组予自制乳络通膏涂抹于乳房肿块(阿是穴)、太冲及期门穴,经后加三阴交穴,按摩直至吸收。每日两次,月经期停止治疗。对照组予乳癖消口服,每次5粒,每日三次,月经期停药。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后停止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前及治疗三个疗程后,各检测一次黄体期血清中E2、P二项激素水平。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总积分、伴随症状治疗前后积分等。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床疗效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乳房疼痛及肿块大小均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2水平均下降,P水平均上升,两组治疗后E2、P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在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乳络通膏穴位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肯定,对缓解患者乳房疼痛肿块等临床症状较明显。并且能调整乳腺增生病患者紊乱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内分泌功能,可帮助恢复乳腺组织正常的增生复旧过程,该方法操作简便,依从性较好,毒副作用小,可望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