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明清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学界向来更多关注的是“西学东渐”,然而与此相呼应,以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旨归的“中学西传”亦成为另一种文化现象。其中,中国古典小说被视为了解中国最生动有效的媒介而得到广泛译介。1735年在巴黎出版了由法籍耶稣会士杜赫德(Du Halde Jean-Baptiste S.J.)编著的《大中华帝国全志》(Description Geographique,Historique&de IˊEmpire de la Chine&de la Tartare Chinoise),该书的第三卷中收录了耶稣会士的殷宏绪(Péred Entrecolles)从中国古典小说集《今古奇观》中选译的三篇古典小说。此后,中国古典小说便作为明清时期“中学西传”的有机组成部分传入西方。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古典小说的西传,其题材及体式不断发展,日臻完善。
首先,明清时期中国小说的西传,是以西方为主导的。中国人并不清楚西方正在发生什么,无法作为主体参与其中,可能仅对传教士学习中文和翻译作品有过略微的帮助。因而,本文关于明清时期中国小说西传的研究也是以西方为主体的,其核心不能从中国历史中,甚至不能从中西关系史中寻找,而是要从西方的文化与心理结构中寻找,它属于西方文化史的一部分或者说类似于西方的“东方学”。
其次,本文拟在研究视角上凸显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阈。本文认为,如果把中国古典小说译本置于西方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剖析,可以推进这一研究。因为,随着研究视角的转换,无疑可以揭示出中国文学的“民族性”、“世界性”、“普世人文共性”的某些规律。在具体记述中,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译本作为切入口,进行梳理,以期阐释其中的历史文化意蕴。
再次,本文集中围绕《今古奇观》中三篇古典小说和《好逑传》、《玉娇梨》的西传译本进行翻译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西方人作为主体的作用下,译者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标准,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原本加以筛选;第二、通过改写、增删等翻译手段,凸显了译本的时代特征所彰显的彼时西方社会历史状况、宗教寓意和道德教化意图;也力图将中国的古典小说作为展示中国各种风俗人情的窗口;而这些关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理解又或多或少地建立在译者及西方读者对中国传统的文学、文化“误读”的基础之上;第三、这一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古典小说普遍存在着“本土经验”与“域外传播”之间不对等的现象。
通过对明清时期中国小说的翻译研究,本文认为,中国古典小说的西传,除了完成翻译层面的语言转换,也让西方读者体验了其中蕴含的“既熟悉又陌生”的阅读趣味及“普世人文价值”的因素。而这除了证明中国文学本身就具有着的开放性之外,在我们提出并强调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今天仍然有着意义深远的启示。
首先,明清时期中国小说的西传,是以西方为主导的。中国人并不清楚西方正在发生什么,无法作为主体参与其中,可能仅对传教士学习中文和翻译作品有过略微的帮助。因而,本文关于明清时期中国小说西传的研究也是以西方为主体的,其核心不能从中国历史中,甚至不能从中西关系史中寻找,而是要从西方的文化与心理结构中寻找,它属于西方文化史的一部分或者说类似于西方的“东方学”。
其次,本文拟在研究视角上凸显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阈。本文认为,如果把中国古典小说译本置于西方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剖析,可以推进这一研究。因为,随着研究视角的转换,无疑可以揭示出中国文学的“民族性”、“世界性”、“普世人文共性”的某些规律。在具体记述中,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译本作为切入口,进行梳理,以期阐释其中的历史文化意蕴。
再次,本文集中围绕《今古奇观》中三篇古典小说和《好逑传》、《玉娇梨》的西传译本进行翻译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西方人作为主体的作用下,译者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标准,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原本加以筛选;第二、通过改写、增删等翻译手段,凸显了译本的时代特征所彰显的彼时西方社会历史状况、宗教寓意和道德教化意图;也力图将中国的古典小说作为展示中国各种风俗人情的窗口;而这些关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理解又或多或少地建立在译者及西方读者对中国传统的文学、文化“误读”的基础之上;第三、这一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古典小说普遍存在着“本土经验”与“域外传播”之间不对等的现象。
通过对明清时期中国小说的翻译研究,本文认为,中国古典小说的西传,除了完成翻译层面的语言转换,也让西方读者体验了其中蕴含的“既熟悉又陌生”的阅读趣味及“普世人文价值”的因素。而这除了证明中国文学本身就具有着的开放性之外,在我们提出并强调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今天仍然有着意义深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