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部大开发以来,由于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以及西部各省区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生活水平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也得到加强,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自身的经济基础、交通、历史等因素,一些省区在大开发中也面临着一些瓶颈,要提高西部大开发的质量,缩小东、西部的差距,首先要对西部各省区的基本状况做出分析评价。因此,在经过12年的发展之后,西部12省区经济发展的程度如何,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否依然存在,都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论文的第一章导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文献综述。第二章是理论基础部分。介绍了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极化—涓滴理论、增长极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第三章对研究区域概况做了介绍,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确定了对各省区综合经济实力进行测评的18项指标,并对18项指标的数据来源做了解释。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西部12省区1999—2010年的综合经济实力水平进行分析评价、排序及分类。从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看出:12年中,西部12省区经济发展格局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综合排名表明,前六名和后六名这两个层次组,位次没有太大的改变;综合得分高的省份,其各主成分得分却未必高,反之亦然;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类四川,第三类新疆、贵州、甘肃,第四类宁夏、青海、西藏十年中都没有发生变化,第二类包括陕西、广西、云南、内蒙、重庆,与十年前相比,力量逐渐扩大;结合各省区的综合得分,可以看出各类别间的差距较大,再次证明西部各省区发展不平衡。第五章用2010年聚类分析结果对12省区的4个类别一一进行分析,进而从中得出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第六章提出逐步缩小不平衡,加快西部发展的建议。本文创新点有:一、对西部经济发展进行研究的论文,多以某一省区或某一年的研究居多,而本文选取西部12省区7年的数据对其经济发展进行动态分析;二、本文在研究方法上,结合西部自身特点与数据的可得性,选择适合进行评价的各项指标,构建出评价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使分析结果更具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