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一个生食活土元后出现肺部感染及脑部病变并最终死亡的病例为背景,在排除其他病因后,解剖土元发现其体内寄生有多种线虫和原虫,原虫类包括三种形态不同的纤毛虫和变形虫。本文仅对土元体内感染率较高和感染度最大的疑似小袋纤毛虫进行了相关研究。方法:解剖土元,分纯出纤毛虫,动态观察未染色和染色的活虫体形态,测量观察固定虫体形态;查阅文献后设计引物,提取虫体DNA,进行PCR扩增并电泳观察目的条带;随机选取24只昆明小鼠,设免疫正常(A组)和免疫抑制(B组)两大组,每大组又随机分为4小组(A1、A2、A3、A4和B1、B2、B3、B4),其中A1和B1组分别经腹腔注射感染含约100个活纤毛虫的虫体悬液,A2和B2组分别经口灌胃感染等量虫体,A3和B3腹腔仅注射生理盐水,A4和B4分别经口灌胃生理盐水;感染后比较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变化,在第8周收集各组小鼠血清及肺、肝、脑器官。用ELISA法检测鼠血清中抗纤毛虫抗体水平,比较其在各组间的差异;肉眼和显微比较观察肺、肝、脑病变差异,并寻找组织内是否有纤毛虫。结果:1、形态学观察:可见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时期;滋养体呈不对称椭圆形,前端较细后端较宽钝,质膜外有排列紧密整齐的纤毛,胞口较宽位于前端,胞咽长向腹侧体后延伸占体长3/5,胞肛于后部,胞质无色半透明,内含颗粒状物及食物液泡或伸缩泡,一个椭圆或长形巨核位于体中,偶可见小核;平均体长为68.64±14.15μm(47.40μm-98.60μm),平均体宽为53.50±9.67μm(38.70μm-73.50μm);巨核长28.12±6.28μm(14.60μm-37.70μm)和宽9.93±5.65μm(3.00μm-19.60μm);纤毛长为4.17±0.88μm(2.30μm-6.10μm)。包囊形态呈圆形,具囊壁,大小为54.50±10.67μm×54.50±10.67μm,其巨核大小为18.12±6.28μm×17.43±5.65μm。内含颗粒状物,可见食物泡和圆形巨核。经与形态学资料比对,与小袋属纤毛虫基本特征较为近似。2、分子生物学分析:查阅文献后设计小袋属纤毛虫18S rRNA保守序列相关的三对引物,提取虫体DNA经PCR扩增,电泳观察该目的基因约为1500bp与理论值相符。3、感染性与致病性研究:a.不同免疫状态不同感染方式感染纤毛虫小鼠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两组不同免疫状态的小鼠经口和腹腔感染后血清中均检出抗纤毛虫抗体(与未感染鼠比,各组OD值均>2.1);c.两种不同免疫状态感染纤毛虫的小鼠血清中抗纤毛虫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两种不同方式感染纤毛虫的小鼠血清中抗纤毛虫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免疫正常鼠和免疫抑制鼠感染纤毛虫后均可致肺和肝严重炎症出血性病变,少数可见肝病变,个别可见脑部病变,但在组织中未查见典型病原体。结论:1、土元后肠内一种感染率高的纤毛虫与小袋属各虫种形态学近似但有差异。2、该纤毛虫感染小鼠后可引起多种器官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