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内容和需求方式。全世界范围内,报纸延续了数百年的新闻生产方式和盈利模式在近10年间几近崩溃,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媒体迅猛崛起。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在此背景下,全国范围的传统媒体纷纷开始探索融合发展的转型道路,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成都商报自2012年来也遭遇到广告收入急剧下滑等问题,并在全国报纸中率先开始了全媒体转型探索。尽管这一全媒体探索最终以失败告终,但经过几年探索与整合,成都商报已初步搭建起由成都商报客户端、官方微信、微博以及3个垂直领域新媒体产品组成的新媒体发展体系。但由于在发展策略、组织架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资金保障等方面仍存在缺陷与滞后,成都商报在转型过程中仍面临新旧媒体团队摩擦导致内部消耗大、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内容优势降低、技术力量落后导致新媒体发展缓慢以及赢利模式依然没有更新等问题,导致转型进程不尽如人意,仍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本文将以成都商报为研究对象,结合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通过对成都商报的SWOT分析,梳理出成都商报目前在战略制定和实施上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近年来学界对于传统媒体转型的理论研究,借鉴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上海报业集团等国内外主流报纸近年来在融合转型上的有益探索,提出成都商报转型战略的总体思路,并提出具体策略和实施保障。本文提出,成都商报应从战略高度全面进行从产品形态到经营模式的深层次转型。在具体转型策略上本文提出三个方面建议:(1)充分发挥成都商报办报20多年的内容生产优势,通过视频扩张、定制化内容生产、做强官方微信、微博等措施,拓宽内容产品形式,满足网络用户需求,做新媒体时代专业的泛媒体内容提供商;(2)充分认识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性,彻底进行经营模式转型,将报纸读者有效转化为网络产品用户,主动参与互联网广告竞争。通过做强社群经济、实施数字整合营销、将传统广告进化为“原生广告”等措施,致力于打造媒体产业体系和用户生态,在产业链上与互联网企业竞争;(3)充分发挥成都商报在本地的品牌优势,深耕区域刚需市场进行产业转型。包括专注开发本地刚性需求开拓“小而美”的跨界产品、立足文创产业寻求跨界资源整合、与互联网大公司深入合作做强区域合作商品牌等。本文最后还提出了成都商报转型战略实施的保障与措施,即应进行相应的采编流程再造、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调整以及人才队伍更新等。成都商报作为广告收入曾居全国前三强的都市报典型代表,对报纸转型战略的研究、制定和实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于全国其他处于困境中的纸媒而言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