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楠人工林生物量及养分积累分布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198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推进,闽楠(Phoebe bornei(Hemsl.)Yang)作为亚热带地区传统的阔叶乡土树种,在新一代人工林树种结构调整中,既可以作为生产优良珍贵木材的珍稀树种造林,产生不菲的经济效益,也可以作为生物固氮、水源涵养树种造林,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环境的保护将起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内3个不同林龄的闽楠人工林的生物量及养分积累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为闽楠人工林区域经营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以最大化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结论如下:10年生(幼龄林)、26年生(中龄林)和38年生(近熟林)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分别为55.436t·hm-2、154.333t·hm-2、199.495t·hm-2,林分总生物量呈现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10年生51.25t·hm-2,占林分总生物量的92.58%;26年生149.47t·hm-2,占林分总生物量的96.81%,38年生194.96t·hm-2,占林分总生物量的97.7%。林分生物量分配大小均为乔木层>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10年生林分乔木层各组分的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树干最大,其次依次为树根、树枝、树皮和树叶,26年生和38年生林分乔木层各组分的生物量的大小依次为树干、树根、树皮、树枝和树叶;树干生物量所占比例均为乔木层各组分中最大,变化范围为40.99%-67.11%三种林分乔木层大量元素含量大小为均为N元素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其是优良的固氮树种。微量元素含量以直接参加光合作用的Fe、Mn、Zn元素含量为较高。乔木层对大量元素富集能力的总趋势为10年生P>N>K>Ca>Mg,26年和38年生为N>P>Ca>K>Mg,对微量元素富集能力总趋势为Mn>Cu>Cd>Zn>Pb>Fe>Ni。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大量元素养分含量大小均为:N>Ca>K>Mg>P,微量元素养分含量大小则为:Fe>Mn>Zn>Cu>Pb>Ni>Cdo三种林分乔木层大量元素含量总量分别为10年生811.768kg·hm-2、26年生2008.897kg·hm-2、8年生2734.590kg·hm-2;乔木层微量元素含量总量分别10年生6642.032g·hm-2,26年生15911.268g·hm-2,38年生21015.736g·hm-2。林下植被层大量元素的积累量分别为:10年生33.343kg·hm-2,26年生91.646kg·hm-2,38年生96.353kg·hm-2,微量元素积累量分别是:10年生819.184g·hm-2,26年生1437.421g·hm-2,38年生1483.541g·hm-2。凋落物层大量元素的积累量分别为:10年生108.177kg·hm2,26年生137.469kg·hm-2,38年生102.694kg.hm-2;微量元素的积累量分别为:10年生2391.742g·hm-2,26年生2116.561g·hm-2,38年生1947.591g·hm-2。三种林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积累量大小顺序均为为乔木层>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三种林分的乔木层大量元素的年净积累量为:10年生81.177kg·hm-2·a-1、26年生77.265kg·hm-2·a-1、38年生71.963kg·hm-2·a-1;微量元素的年净积累量为:10年生664.203g·hm-2·a-1,26年生611.972g·hm-2·a-1,38年生553.046g·hm-2·a-1;三种林分的闽楠人工林乔木层每生产1t干物质,需要大量元素分别为:10年生23.198kg、26年生24.674kg、38年生为25.63kg;需要微量元素分别为10年生233.684g,26年生182.228g,38年生173.611g;
其他文献
维生素A和维生素E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多种症状,最常见的为夜盲症。在人类饮食中,类胡萝卜素作为维生素A的唯一前体,其中的β-胡萝卜素是最主要的维生素A源。而维生素E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维持人体免疫系统平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作用。维生素E包括4种不同形式的生育酚和4种不同形式的生育三烯酚(α-,β-,γ-,δ-生育酚和α-,β-,γ-,δ-生育三烯酚)。
聚亚胺酮(PIK)作为一类新型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因其优良的耐热性能,良好的溶解性能,易于分子结构改性等优异的综合性能,有望广泛应用在航天航空,电子电器,石油,制药等众多高新科技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