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财务理论以“理性人假设”为前提,认为管理者能够理性做出各项财务决策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大量的认知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人在做决策并不能完全做到理性思考,这让学者放宽了理性人的假设,将管理者的心理因素引入财务理论,由此产生了行为财务理论。心理学家认为人是过度自信的,尤其是在对自身的知识准确性判断方面存在过度自信,人类系统性低估某类信息并且高估其他信息。由于过度自信心理的稳固和显著的存在,学者们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特质大量的引入到对企业的财务决策和企业价值的影响的研究中。本文以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债务融资策略以及企业价值的影响为出发点,使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规范研究方面,本文在大量参考前人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债务水平、债务融资策略以及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学者们一致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偏好债务融资,但是对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偏好短期负债还是长期负债存在争议,在企业价值方面,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好是坏也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基于此本文验证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策略以及企业价值的影响,选择管理者个人特征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为了保证管理者个人特征变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本文选取我国2010-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中CEO没有发生变动的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在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以及稳健性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通过规范性分析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没有职业背景、没有学术背景、两职合一)偏好债务融资;(2)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男性、没有学术背景、两职合一)偏好短期债务;(3)在企业价值方面,一方面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男性、两职合一)能够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年龄小、没有学术背景)损害了企业价值;(4)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性别、学术背景、两职合一)通过企业债务政策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