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靶向纳米脂质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实验研究目的制备一种载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单克隆抗体的纳米脂质超声造影剂,研究其体外寻靶能力。方法采用机械震荡法制得普通纳米脂质超声造影剂和生物素化的纳米脂质超声造影剂,利用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将ICAM-1抗体连接于纳米脂质超声造影剂上,制成靶向造影剂,分别检测两种造影剂的物理性质。经TNF-α处理的HUVEC细胞定义为刺激组(S-HUVEC)细胞,未经处理的细胞定义为对照组(C-HUVEC)细胞,RT-PCR检测HUVEC细胞上ICAM-1荧光表达强度。根据不同的处理因素,分为以下四组:①对照组细胞+普通造影剂组(C+P)②对照组细胞+靶向造影剂组(C+P-Ab)③刺激组细胞+普通造影剂组(S+P)④刺激组细胞+靶向造影剂组(S+P-Ab)。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造影剂与HUVEC细胞靶向结合的情况。结果普通造影剂粒径为(623.21±91.37)nm;靶向造影剂粒径为(760.61±145.02)nm。RT-PCR分析结果显示,刺激组(S-HUVEC)ICAM-1基因的表达量为对照组(C-HUVEC)的2倍。荧光显微镜下,C+P组和S+P组均未见造影剂粘附在HUVEC细胞周围;而C+P-Ab组可见少量造影剂粘附于细胞上,S+P-Ab组可见大量的造影剂聚集在细胞膜上。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载ICAM-1抗体的靶向纳米脂质超声造影剂,同时模拟活体肝癌组织高表达ICAM-1的生物特性,证实该靶向造影剂是一种良好的肝癌靶向造影剂。第二部分靶向纳米脂质微泡超声造影剂对兔VX2肿瘤模型的体内显像研究目的制备载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单克隆抗体的纳米脂质微泡造影剂,研究其对兔VX2肿瘤模型的靶向显影情况。方法采用机械震荡法制得纳米脂质微泡,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将ICAM-1抗体连接于纳米脂质微泡上,制成靶向造影剂。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分别将两种造影剂以1ml/Kg的剂量从兔耳缘静脉注入,分别于90S内每隔10S采集图像1次,90S-150S内每隔30S采集图像1次,共150S,采集图像12次。用DFY-Ⅱ超声图像分析诊断仪对兔肝癌回声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其显影效果。结果对照组的达峰时间为20S,峰值强度均值为67.88±4.29dB,靶向组的达峰时间为30S,峰值强度均值为107.34±4.40dB。对照组20S时肿瘤组织与周边正常肝组织差值达正峰值,为63.84±3.58dB,于90S时达到负性显影峰值-68.54±1.91dB。靶向组30S时其差值达正峰值,为94.6±3.07dB,于90S时达到负性显影峰值-68.88±4.71dB。结论自制的载ICAM-1抗体的靶向纳米脂质超声造影剂,能成功靶向兔VX2肿瘤,增强肿瘤显影,并提高肿瘤与周边正常组织的对比度,为肿瘤的诊断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