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础的自然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维系国家稳定繁荣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普遍存在着城市用地不断蚕食着耕地现象,致使耕地数量逐年递减。为了守住18亿亩耕地的这条底线,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耕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内专家学者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地探索研究,提出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优先保护高产、优质耕地的策略。目前,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相关研究成果卓著,提出了一些基本农田划定的方法和理论。但是,专家学者在基本农田划定时没有把耕地生态安全作为入选其划定的因素,往往侧重于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布局方面研究,很少从耕地生态安全成果上思考有关基本农田划定的问题。耕地生态安全状态是否安全不仅对耕地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还间接地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关系着人们健康问题。因此,本文从耕地生态安全方面来研究基本农田划定问题,希望就潜江耕地保护方面能给政府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同时对基本农田划定的相关理论方法也起到丰富和补充,实现了耕地生态安全与基本农田划定之间的衔接。 本文以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及人地关系协调理论的为支撑,采用文献综合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对基本农田划定的背景、意义、相关概念以及区域概况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结合潜江市特具体实际情况,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潜江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潜江市统计年鉴、收集和整理土地等别更新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库等来获取评价指标量化值,运用极差标准化法对指标进行去量纲处理,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利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计算出各评价单元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根据潜江市耕地生态安全状况,将潜江市耕地入选基本农田分为三类:永久保护型、重点防护型、后期整治型。 研究结果表明,永久保护型基本农田生态安全状态良好,耕地生态系统功能完整,耕地生态环境没有受到污染,耕地面积为73873.26公顷,占耕地总面积比重为60.02%%;重点防护型基本农田总面积为46489.55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7.77%,该类耕地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耕地生态系统功能受损,受干扰后易恶化,旱涝保收率低,是今后重点整治的首选对象;后期整治型耕地面积较少,总面积为2722公顷,只占潜江市耕地面积的2.21%,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在0.2到0.4之间,耕地生态安全状态差,属于全市最低值区。从整体来看全市耕地生态安全平均指数在0.6以上,潜江市耕地生态安全整体状态良好。但是也有部分耕地存在过度施用农药、化肥和滥用地膜以及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灌排不配套的现象。针对全市耕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政府监管、完善农田水利设施、转变生产方式等四个方面提出提高潜江市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的措施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