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肤方防治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andrat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射性皮炎为放射线接触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可见于接受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的患者、核泄露事件中的接触者、从事辐射相关工作的技师等。放疗在运用射线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同时难以避免地对周围皮肤或黏膜造成损害,出现色泽改变、结构破坏、屏障功能受损、异常神经反应等病理改变,严重者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对患者躯体及心灵造成严重创伤。近年来,肿瘤界医疗及护理工作者给予放射性皮炎较多的关注,相关研究丰富。本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纷繁多样,且具有效优价廉的特点。本文将通过放射性皮炎研究概况介绍和临床研究结果分析来进一步探讨中医药在放射性皮炎治疗中的作用。本论文由文献综述、临床研究两部分构成。一文献综述通过文献回顾近几年中医药及西医领域关于放射性皮炎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概况,综述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现状、内在机制研究进展及中西医治疗探索。二临床研究目的:观察愈肤方(主要药物:金银花、黄连、马齿苋、丹参、紫草等)防治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其对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时间及程度的影响、对瘙痒、疼痛等症状的缓解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自放疗第2周开始,观察组给予愈肤方治疗,对照组给予京万红软膏治疗。放疗方法:两组均采用直线加速器,用6Mv-x线或8MeV电子线,(2.00~2.64)Gy/d,每周5次,总剂量(50~66)Gy。两组患者均从入组后开始观察至放疗结束后1周停止,每周评估放射性皮炎等级、RISRAS评分、疼痛评分、瘙痒评分、红斑等级,并将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均为75%(P>0.05)。两组皮炎等级均分布在Ⅰ、Ⅱ级,无Ⅲ、Ⅳ级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出现Ⅰ、Ⅱ级反应的例数分别为:观察组11例(55%)、4例(20%),对照组8例(40%)、7例(35%),两组发生程度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程度较对照组轻。观察组急性放射性皮炎平均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平均累计受照射剂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ISRAS评分为2.25分/周,低于对照组的3.23分/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瘙痒、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斑情况:观察组Ⅰ度红斑11例(55%)、Ⅱ度红斑4例(20%),对照组Ⅰ度红斑9例(45%)、Ⅱ度红斑6例(30%),两组红斑等级分布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肤方可有效延迟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时间、减轻其发生程度、缓解疼痛和瘙痒等症状,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时代的发展对学报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学报编辑必须相应具备敏锐的政治嗅觉、现代化信息素质、稳健的心理品质、现代审美意识、法律素质、外语
<正> 苏联著名的教学论专家M&#183;H&#183;斯卡特金认为苏联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着三个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教学与教育分离。这种分离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在教
背景和目的直肠癌(rectal cancer),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发病率一直居于恶性肿瘤的前列。其发病原因与多方面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肠道慢性病变、肠道腺瘤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