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识别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u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机构之间的关联性日益加深,银行间同业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将极易导致银行间系统的风险传染效应出现危机。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出现快速攀升,特别在2013年6月出现的拆借市场信用违约印发的隔夜拆借利率突升至13.44%,刷新了隔夜拆借利率的历史记录,这次“钱荒”事件震动了全国的金融市场,也暴露了同业规模激增所隐藏在背后的风险。本文应用16家银行2013年财务数据对我国银行间市场的传染风险进行了模拟研究。首先,从银行间市场的风险传染路径——信用违约冲击、流动性冲击和银行挤兑角度对资本损失进行估测,并在此基础上考虑了银行间的回购市场。其次,本文为了更直观全面的展现传染效应,使用最大熵矩阵法来刻画传染路径和过程,从而准确明了估计传染风险。最后,根据模拟出的银行间系统性风险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同时融合考虑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回购市场时,个体银行资本损失加重,受波及的银行范围也显著扩大,加强了银行间间系统性风险的整体传染效应;(2)以中国银行等为代表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危机发生时处于银行系统的中心环节;民生银行、平安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是我国的系统脆弱性银行,最容易受前者传染源银行影响。基于上述模拟结果,本文认为,在2013年,随着同业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我国银行间的传染风险在增大。相关监管部门应警惕银行间间系统性传染风险,从识别系统重要性银行、完善同业市场监管法制、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加快实施信息披露等方面防范风险。
其他文献
注重企业内的人才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而如何激励人才不断创新则更加是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就股票期权机制对人才的激励做了一些粗淺的研究。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场投资者最初以散户投资者为主,投机氛围比较重,造成了市场的剧烈波动,没有起到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为了降低市场波动,监管机构考虑引入发展以证
一、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区域创新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初产生的新概念,是创新系统研究的新领域。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在区域内,创新系统要素的构成和互动关系及创新成果产生的规律性。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人民币不太可能如同美元一样在二战之后依靠国际协议成为国际货币.也不太可能像日元一样在日本强大的国际贸易优势支持下迅速推进国际化。基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我国当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