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复合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与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llen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将电化学传感器与特异性识别生物分子相结合的一种生物传感器装置。纳米材料拥有着特殊的四大效应,且石墨烯拥有着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导电能力。由于两者间存在协同作用,所以将其复合使用可以充分弥补单一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诸多不足,进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中。本文介绍如下:1.采用恒电位法将石墨烯(GR)与铋(Bi)依次沉积到离子液体碳糊电极(CILE)表面,再用Nafion膜将肌红蛋白(Mb)固定在电极Bi/GR/CILE表面,制得Nafion/Mb/Bi/GR/CILE。运用CV表征制备电极,图中分别显示出两支峰形好的阳极峰和阴极峰,由此可知,蛋白质的电子转移得到最终实现。此制备电极对TCA的电还原效果表征了其较好的活性,在0.50-46.0 mmol/L内,峰电流和三氯乙酸的浓度成一定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67 mmol/L(3σ)。2.采用恒电位法在离子液体碳糊电极(CILE)表面依次沉积三维石墨烯(3D GR)和纳米氧化锌(ZnO),再用Nafion膜将肌红蛋白(Mb)固定在修饰电极ZnO/3D GR/CILE的表面上,从而制得Nafion/Mb/ZnO@3D GR/CILE。运用CV表征制备电极,图中分别显示出两支峰形好的阳极峰和阴极峰,由此可知,蛋白质的电子转移得到最终实现。此制备电极对TCA的电还原效果表征了其较好的活性,在0.50-30.0 mmol/L内,峰电流和三氯乙酸的浓度成一定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67 mmol/L(3σ)。3.用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二氧化钛(TiO2)纳米线和壳聚糖(CS)来修饰裸的CILE,然后,把单链DNA使用静电吸附的方法将其固载到修饰电极的表面进而制出一种新型的DNA传感器,进而将其同目标单链DNA杂交,运用DPV的方法来测定指示剂MB在不同DNA制备电极上的信号,完成了对目标序列一定的检测,并实际运用在tlh基因的PCR扩增检测中。4.利用3D GR修饰的基底电极CILE,用恒电位法在它的表面固载单链DNA,以MB来测定杂交反应。运用DPV法测定MB的信号,以实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的一定量的测定。
其他文献
期刊
如果说城市是有性别的话,那么我们面前的这座都市无疑是偏向女性的。月份牌、老电影、张爱玲……这些挥之不去的海上印象,这些曾经老上海的标志性元素,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出人们的视线,相反更彰显出时代赋予她的荣耀。  过去的、当下的,构筑着这座城市无尽的妩媚与浮华,受惠于她的滋养,血脉中流淌着她的气息,在潜意识中,时时涌动着对接的冲动,《沉香》《入境》系列也许正是在这种情怀下诞生的,它多少弥补了我积沉
甲烷催化转化制合成气是目前重要和高效的甲烷转化和利用途径,其中甲烷临氧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主攻方向。该过程通过将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耦合,不仅可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