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核剂对增材制造铝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导热导电性能好、耐腐蚀、比强度高,以及可塑性强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在市场上享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对于质量因素较敏感的航空航天、军事以及汽车制造等领域。目前,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铝合金零部件逐渐呈现出结构轻量化、性能复合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对零件性能和生产效率的要求更高,传统的减材制造技术(如铸造、锻造等)已经难以满足这些制造需求。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材料逐层叠加制造方法,凭借其特殊的成形方式以及高度灵活性,能够在材料减重和结构减重两方面实现轻量化的目的。目前在对铝合金增材制造工艺的研究过程中,由于铝合金氧化性强、激光吸收率低、凝固温度范围宽等缺点,铝粉表面容易形成坚韧的氧化膜,阻碍成形过程中层间金属连结,降低成形件的致密度,影响成形件的性能。另外,铝粉流动性差,激光反射率高,容易引起成形件内部气孔和裂纹的产生,导致难以大幅提升铝合金增材制造成形件的强度和塑性。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通过掺杂、工艺优化、热处理等方式改善铝合金增材制造成形件的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增材制造铝合金有 Al-Si 系(如 AlSi1OMg、AlSi12)、Al-Cu 系(如 A12024)、Al-Zn系(如A17075)铝合金粉末,用于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Al-Mg系、Al-Li系铝合金丝材用于电弧填丝增材制造。掺杂处理包括添加稀土元素(如Sc、Zr等)或者纳米颗粒(如TiC、TiB2、SiC等),用以改善铝合金粉末流动性和致密性的缺陷以及成形件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铝合金增材制造成形件的力学性能。然而,上述方法受到成本高或者冶金工艺复杂等因素的制约,性价比并不高。因此,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可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铝合金粉末已经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另外,相较于铝合金粉末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的研究,电弧填丝增材制造研究较少。并且由于热输入量大,成形过程稳定性不高等因素,成形件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难以改善。因此,如何提高电弧填丝增材制造铝合金成形件质量及性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主要研究铝合金粉末材料的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工艺,采用粉材包括AlSilOMg、A17075及A12024铝合金粉末。将AlSi1OMg通过机械混合法掺杂含量分别为1 wt.%、5wt.%、10 wt.%、20 wt.%的Al-Ti-C-B中间合金,探究纳米级TiC颗粒和TiB2颗粒对增材制造AlSi1OMg成形件的改性作用,旨在细化其微观组织结构,提高力学性能。将A17075通过机械混合法掺杂10 wt.%Al-Ti-C-B中间合金,观察纳米颗粒对增材制造A17075成形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将A12024通过原位生成法掺杂1.5 wt.%的TiC颗粒,探究该工艺对增材制造A12024组织性能的作用,旨在通过引入变质剂促进形核,改善该合金的可成形性。同时,本课题还对铝合金电弧填丝增材制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采用丝材包括Al-Mg合金和Al-Li合金。通过向A15A06成分中添加0.22 wt.%Sc元素探究Sc元素对增材制造铝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以及对抗拉强度和延展性的影响。通过对Al-Li合金丝材进行电弧填丝增材制造并对成形件进行固溶时效热处理,探究增材制造工艺以及不同热处理制度对该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针对铝合金粉材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工艺,掺杂Al-Ti-C-B中间合金显著细化了 AlSi1OMg合金的微观组织,平均晶粒尺寸降低至3μm以下。细化剂掺杂量在1-5 wt.%时抗拉强度达到500-520MPa,延伸率在12-15%左右。继续增加掺杂量可使晶粒进一步细化,延伸率略有增加,但抗拉强度下降。掺杂Al-Ti-C-B中间合金同样可以抑制A17075铝合金柱状晶生长,转化为精细的等轴晶,消除了各向异性。但由于热裂纹仍然存在,力学性能得不到改善。原位掺杂Al-Ti-C中间合金优化了 A12024铝合金增材制造成形性,消除了微裂纹,但晶粒的细化仍不足以提高该合金力学性能。针对铝合金丝材电弧填丝增材制造工艺,添加0.22 wt.%Sc元素显著细化了 A15A06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得到平均晶粒尺寸40μm的等轴晶,抗拉强度达到290MPa,延伸率达到36%。对于Al-Li合金丝材,增材制造工艺显著改善了其微观组织,由柱状晶细化为等轴晶,固溶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其他文献
摘 要:SPOC小规模在线课程教学模式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是影响高职教育重构的直接因素。所以,高职英语教师SPOC信息化能力培养机制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实践表明,高职英语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机制的培养下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学双方在SPOC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得到双赢。  关键词:SPOC 教学能力培养 机制 高职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行业抓住全球制造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凭借廉价传统资源优势,通过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迅速崛起,逐步扩大在全球的影响力,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与发展中国家低端制造业兴起的双重挤压,因而亟需寻找有效路径转型升级,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在当前日益增加的环境压力下,被动等待“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到来已不
为有效防治黄脊竹蝗,2017-2020年在马鞍山花山区,对其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进行观察,并选用不同药剂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噻虫啉微胶囊DP喷粉防治孵化地跳蝻,4.5%高效氯氰
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当年青浦区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有别于往年。为进一步推进2020年青浦区农民培训工作,要把握农业发展规划纲要和特色,发挥青浦区的产业、地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国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由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信息化教学成为线上教学的主要手段,体育学科教学的信息化改
我国艺术设计类院校开设的专业普遍有产品、视觉、数字媒体、服装、环境等,有些美术类院校也会开设油画、国画等纯艺术类专业。艺术设计类院校专业方向多、类别复杂,这为在院
本文将基于客流高峰期这种特殊情况,探讨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工作。在高峰期旅客运输组织概况的介绍中,主要涉及到客流构成、高峰期客流特点以及旅客运输组织工作等进行阐述,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