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出土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的迫切需求为出发点,围绕陶质基体酥粉、片状脱落等突出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研发出符合脆弱陶质文物保护需求的保护材料和保护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出土的脆弱陶胎为对象,对本体进行成分及物理性能分析。以典型样品为对象,从内外因两个方面研究产生病变的原因,提出氯化钠可溶盐的反复溶解、重结晶是病变产生的根源。2、对现常用的秦兵马俑提供的7种乳液型丙烯酸酯材料用于脆弱陶胎加固保护研究,系统评价7种材料用于脆弱陶质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保护材料A2的保护处理对样品颜色无影响,其成膜性能优异,渗透性优良,抗压强度提高显著,透气性良好,基本满足脆弱陶质文物的保护要求;但憎水性能、耐老化性能、耐盐性能不佳。3、为了进一步提高丙烯酸类材料A2的耐老化性和渗透性,控制正硅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将水解得到的硅溶胶以不同体积比添加于丙烯酸酯材料中进行纳米改性,得到不同体积含量硅溶胶的纳米级SiO2—丙烯酸酯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测试改性前后保护材料的颜色、粘度、热分解温度、分子结构、耐光老化性变化,考察不同体积比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并通过加固后的颜色变化、渗透性、抗压强度、透气性、憎水性、耐光老化性、耐盐性,对改性材料用于脆弱陶质文物的保护效果进行评估,研制出了一种在库房或博物馆环境中存放的适宜脆弱陶质文物保护的复合材料,具有推广价值。本实验首次研制了纳米级SiO2—丙烯酸酯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并且对常用秦俑彩绘保护材料A2改性,改性材料成膜透明,提高了原有材料的热稳定性、耐光老化性、渗透性,用于酥粉陶胎的加固保护上,能有效从内部结构上提高文物性能,增强自身的力学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可使酥粉陶胎得到较好的保护。同时实验初步研究了减压渗透方法对脆弱陶质文物加固保护效果的影响,发现该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的渗透深度以及材料对样品机械强度的有效提高,同时不损伤酥粉样品,对于保护体积较小的脆弱陶质文物具有一定应用前景。该研究工作对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彩绘陶质文物的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