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合唱最早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基督教音乐的逐渐被大众接受和“学堂乐歌”运动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这经历风雨的百年进程中,先后涌现出许多卓有成就的合唱指挥家,尤其是解放后,大批的指挥家得到了更为专业系统的学习。马革顺和严良堃两位合唱指挥大师,就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分别留学与美国和苏联。回国后他们都积极投身到我国刚刚起步的合唱指挥事业中。经过长期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总结,他们各自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学方式和指挥风格。纵观我国现在的合唱指挥界,大部分的指挥都出白二位大师的门下,逐步形成了以二位大师为代表的不同指挥风格的流派,即现在合唱指挥界比较流行的“北严南马”的说法。现年九十九岁高龄的马革顺教授和九十岁高龄的严良堃教授作为我国合唱指挥事业的领军人物,二老见证了新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单独对两位大师指挥艺术的探讨各式各样,但对这两位我国合唱指挥界的泰斗的艺术风格的比较的研究还几乎没有,笔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阐述这两位大师的不同的风格的,找到二位大师艺术风格的区别,为合唱指挥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这篇论文从内容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马革顺教授和严良堃教授在我合唱指挥领域的地位和影响。第一章:人生经历和从艺轨迹。在这一章中将分别从马革顺教授和严良堃教授的人生经历的不同和从艺轨迹的不同,找出这几个方面对其指挥风格形成的影响。第二章:合唱与指挥的教学实践与排练。本章从实践出发总结和归纳二位合唱指挥大师在教学和排练中的不同风格。第三章:艺术成就和合唱指挥思想。在这一章中主要对二老的合唱指挥思想进行对比,并以具体的艺术成就来论证。结语:通过对马革顺教授和严良堃教授合唱艺术风格的对比研究,能总结出我国合唱指挥事业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充分吸取两位艺术大师的精华,为合唱指挥初学者提供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