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以天体物理、原子物理和激光等离子体物理等不同角度就辐射不透明度展开研究,内容包括辐射不透明度实验室研究、辐射不透明度对恒星结构与演化影响的研究和在原子物理领域中的不透明度理论计算等.对利用原子物理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辐射不透明度计算的相关理论、方法以及当今不透明度计算方面工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比较和分析.独立发展了一套全相对论性的细致能级模型,有鉴于氧元素在天体物理中的重要地位,利用这一模型计算了氧元素的谱分辨不透明度,研究了密度效应对不透明度的影响,特别是谱线轮廓对谱分辨不透明度及平均不透明度具有的显著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的方法中,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对束缚-自由跃迁过程的处理方法.此外,针对恒星物质,即多种组份的混合物,我们发展了一种自洽场平均原子模型,并利用这种模型计算了恒星物质的不透明度,结果与OPAL和LANL的相应数据符合得很好,同时克服了计算过程繁复、耗时巨大等缺点,而且对成份发生改变的情况进行实时的计算也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困难,完全有可能与恒星演化模型相结合.辐射不透明度数据准确程度的提高对天体物理研究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原因在于辐射不透明度是天体物理中最为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对辐射不透明度敏感的天体物理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种检验不透明度理论计算结果的途径,而且可以为不透明度的理论计算指明方向,该论文对若干有代表性的问题加以了介绍,并针对BLUE LOOP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采用Padova恒星演化模型,对中等质量恒星的内部结构与演化行为进行了细致的计算和比较,提出了一种BLUE LOOP可能的激发机制,认为恒星内部一定区域内氢元素分布的差异令包层不透明度发生变化从而激发或抑止BLUE LOOP出现.天文实测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不透明度的检验有着间接、被动的一面,而实验直接、可控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该论文就开展辐射不透明度实验室研究的背景、内容和意义进行了介绍,并在对实验室的激光等离子体和天体环境下的恒星物质两者差异和相关性的认识基础上,论证了开展辐射不透明度实验室研究的可行性,而且对世界上正在开展的类似研究予以简要介绍,期望可以将天体物理领域对辐射不透明度数据可靠程度的质疑以及对其准确数值的广泛要求,与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的最新进展相结合,推进辐射不透明度实验室研究,为辐射不透明度的研究开拓了继天文观测和理论计算的第三种独立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