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近几十年来,学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先后有金融结构理论、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抑制理论的问世,为研究者在不同角度来分析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金融体系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我国金融市场还比较落后,目前还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市场开发程度和银行业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因此银行业结构与当地经济结构能否匹配,直接影响着银行中介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的领头羊,有着优越的历史、地理优势。本文通过对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的经济状况、银行业现状分析,考察各地银行业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经济增长是否起作用,利用1985-2008年的数据对分省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本文的结论是:三个省市的银行业贷款集中度与其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负相关,说明银行贷款集中度的下降,即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贷款份额下降,银行业市场从垄断市场转为竞争市场,拓宽了市场资金来源渠道。对分省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各省贷款集中度的下降是当地经济增长的Granger单向因果关系。说明在各省市中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的上升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证研究小结中,深入分析了各省市的非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工业产值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并针对“十二五”结合各自特点提出了转型建议。上海需要盘活国有资产,实现重组、上市证券化的目标;江苏需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鼓励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浙江需在民营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格局下,关注产业升级,鼓励地方金融创新,拓宽民间融资渠道。最后,本文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发挥比较优势,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大力发展中小银行的“软信息”优势,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依托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契机,加快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化长三角地区金融合作,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