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铱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电致磷光器件(PHOLEDs)因其可以俘获单、三重态激子发光,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具有优越综合性能的蓝光和黄光材料却始终匮乏,尤其是专门开展器件结构设计和优化的报道很少。因此,我们基于铱配合物设计并制备了蓝色和黄色两种电致发光器件,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最终取得如下研究结果:  1)分别选用铱配合物FIrpic/(fbi)2Ir(acac)作为发光材料,设计并制备高效的蓝色/黄色 PHOLEDs。通过分别优化主体材料、单/双发光层掺杂浓度和发光层的厚度,最终获得效率和亮度分为25.0%/21.1%、50.85/78.62 cd/A、47.62/82.28 lm/W和44878/72713 cd/m2的器件。  2)研究了主体材料与 PHOLEDs性能的关系。通过实验结果发现,高性能器件的主体材料需要具有较高的三重态能级,以确保有效地将能量传递给铱配合物;同时需要具有匹配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HOMO)和最低未被占据分子轨道能级(LUMO)以及良好的载流子传输能力,来平衡载流子分布。  3)对单、双发光层器件结构进行了优化。实验发现,由于能级相互匹配的双发光层结构有利于载流子的注入、传输和分布并拓宽发光区间,导致双发光层PHOLEDs展现出更高的亮度、效率和缓慢的效率滚降。
其他文献
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耦合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纳米颗粒和纳米结构的物质设计了许多新的检测方法用于电化学检测肿瘤标志物。这些方法具有成本低、便携、可靠和多通道等优点,尤其是当与微流控设备一起使用时能够精确地检测血液、尿液、唾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的含量。随着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的深入,新的信号放大的策略用于电化学免疫分析当中,以降低传感器的检测限。多酶标记的金属纳米颗粒、磁性微球和碳纳米管的使用使得信号放大
碳酸二甲酯(Dimethly Carbonate,简称DMC)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种用途广泛的绿色基础化工原料,近十年来,全世界的产量增加了近20倍。1992年DMC在欧洲被登录为非毒性化学品,大大推
在保加利亚的巴尔干山头屹立着一座插着一支香烛的“飞碟”。它建于前苏联时期,是为了纪念19世纪保加利亚抵抗土耳其侵略的一座巨型纪念碑,名为buzludzha。这个“飞碟”曾经辉煌无限,但随着苏联解体,保加利亚共产党的倒台,buzludzha不消几年已化为危楼,成为废墟。几年前的一天,杨潇在无意间看到几张关于此地的照片,却被这种破败中满是英雄末路的凋零美感动得一塌糊涂。随后的兩年内,她利用各种假期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