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处理方式对恩诺沙星体外溶出及抑菌性的影响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lcano92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溶性药物因为水溶解性差,导致溶出速率低,往往具有生物利用度问题。同时,水溶解性差还会限制药物剂型的开发,造成药物剂型单一,甚至影响药物的实际应用。因此,对于难溶性药物,其水溶性的提高是制剂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口服药物常常是患病个体更愿意接受的给药方式,但是不同药物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苦味,从而影响药物口服适应性。恩诺沙星是一种有效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于动物的各类细菌感染都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但其水溶性极差,同时也具有苦味。基于这两方面考虑,本文采用环糊精包合技术、固体分散技术、离子交换树脂制剂和肠溶包衣等四种方式对恩诺沙星进行了处理,并通过不同方法对上述恩诺沙星处理物进行了表征和评价。本文研究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①不同恩诺沙星处理物的制备:分别制备了摩尔比为1:1的恩诺沙星/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包括30℃和75℃下的二元包合物以及三元包合物)、恩诺沙星固体分散体(包括恩诺沙星/PEG1:9固体分散体、恩诺沙星/PVP K301:9固体分散体以及恩诺沙星/PVP K30/乙基纤维素1:8:1固体分散体)、恩诺沙星树脂1:2复合物、恩诺沙星肠溶包衣颗粒(包衣增重分别为15、20、25%),并且测定了恩诺沙星固体分散体的饱和溶解度,固体分散技术能提高恩诺沙星的水溶性。②不同恩诺沙星处理物的表征:分别采用了相溶解度法、DSC-TGA、X射线粉末衍射法和红外光谱法对不同恩诺沙星处理物进行了表征,恩诺沙星与SBE7-β-CD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形成了摩尔比1:1包合物,提高了恩诺沙星的水溶性;在固体分散体中,恩诺沙星与PVP K30和EC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氢键,以无定形状态高度分散存在于PVP K30以及PVP K30/EC1:8混合物中,而恩诺沙星仍以结晶形式存在于PEG6000中,与PEG6000间无明显的相互作用;恩诺沙星树脂1:2复合物中恩诺沙星以无定形形式存在,高度分散于树脂中,与树脂形成了复合物;在肠溶包衣颗粒中,恩诺沙星仍以结晶形式存在,热行为发生了变化,即吸热峰和放热峰有了位置改变,可能与包衣材料形成了复合物。③体外溶出度试验:采用2010版兽药典收录的桨法分别测定了不同恩诺沙星处理物的溶出曲线,并与原料药作比较。恩诺沙星环糊精包合物、恩诺沙星固体分散体和恩诺沙星树脂1:2复合物,都能明显提高恩诺沙星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速率和溶出量,但在pH1盐酸溶液中溶出速率和程度并无明显差异,固体分散体中乙基纤维素的加入对药物溶出有阻滞作用;肠溶包衣颗粒能降低药物溶出速率,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药物溶出速率和溶出量明显大于其在pH1盐酸溶液中的值,当包衣增重为20%时,肠溶颗粒即可达到最佳包衣效果。④苦味评价:采用单盲法。制备的恩诺沙星环糊精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并不能够掩盖恩诺沙星的苦味,甚至还会增强其苦味感,同时乙基纤维素表现出可以通过阻止药物溶出而掩盖苦味的特征;恩诺沙星树脂1:2复合物和包衣增重为20%的肠溶颗粒表现出很好的掩味效果,能使品尝者感受不到苦味。⑤体外抑菌试验:采用牛津杯法。恩诺沙星抑菌效果的大小具有药物浓度依赖性,抑菌效果与溶解度和体外溶出有关,恩诺沙星处理后的抑菌效果大小有赖于溶解度和溶出速率的大小,但也只有溶解度和溶出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引起抑菌效果变化。
其他文献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对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教师的"四大特质"决定了高校教师必须在践行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担当引领
指出了为了发挥出植物的最佳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更加完善驻马店市道路绿化的功能,使驻马店市这座古城充满更多的生态自然气息,驻马店市加快了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设。通过对
【目的】探索不同生育期喷施不同浓度硒对谷子产量、品质、保护酶活性及籽粒硒含量的变化规律,明确谷子外源硒的最佳施用量和最佳施用期,为富硒谷子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全球最大,网络游戏玩家已超过5亿人。媒体记者经过两个多月的持续追踪调查发现,在多个网络游戏平台里,一些看上去只是为了娱乐的游戏却暗藏着一个个看不见
报纸
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极大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而课程改革与评价制度的改革则是素质教育能否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性问题。
文章分析研究了滚动直线导轨副所受各类负载的特点,阐述了简单负载作用时,滑块的平均载荷与导轨寿命的传统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多负载在实际工况中的常见性进行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