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炭膜是由含碳物质经高温炭化制成的一种新型无机分离膜,与有机膜相比,不仅具有耐高温、耐酸碱和化学溶剂以及较高的机械强度外,而且还具有均一的孔径分布和较高的渗透能力及选择性等优点。在气体分离和回收,腐蚀性液体的分离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将获得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目前对炭膜膜孔分布缺乏有效的调控,仅限于实验室阶段。因此,探究各种有效的调孔方法,提高炭膜的机械强度,加快其在工业化的应用是炭膜研究的主要方向。
本论文选用石油焦为原料,采用粘结成型方法制备管式炭膜。考察了原料粒度的大小,掺入中温沥青、酚醛树脂、玉米淀粉等添加剂以及添加剂的添加量等对管式炭膜性能的影响。通过采用气泡法测定孔径及孔径分布、通量测试、强度测试、SEM等多种手段对管式炭膜性能及形貌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其中管式炭膜的膜孔结构及强度的控制是本实验研究的重点。
研究表明,在不加入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原料的平均粒径不断的减小,分布范围明显变窄;所制得的炭膜的孔径随之减小,管式炭膜的强度随之增大。因此合理地控制球磨时间可以调整炭膜的孔径,并有效地提高管式炭膜的机械强度。以中温沥青为添加剂的炭膜的孔径除最大孔径大于原始孔径外,其平均孔径及最小孔径均减小;以酚醛树脂为添加剂时,炭膜最大孔径、平均孔径以及最小孔径均增大。酚醛树脂添加剂的加入使炭膜的孔径增大而中温沥清则减小,但其强度相反;以淀粉为添加剂时炭膜的孔径增大,但是其对炭膜的强度无影响。在球磨时间为2h一定的情况下,只有中温沥青为添加剂的炭膜的平均孔径减小,由无添加剂时的0.214um减小到0.174um其余三种添加的孔径均增大,其中以田菁粉为添加剂的炭膜的平均孔径由无添加剂时的0.214 um增大到0.319 um。中温沥青为添加剂的炭膜的强度值最大,抗压强度达13.68N/mm,抗折强度达24.54MPa。而以田菁粉为添加剂的炭膜的强度值最小,抗压强度达4.40 N/mm,抗折强度达5.65MPa。有机物萘的加入使炭膜的孔径明显增大,在不降低其强度的同时,其平均孔径及最小孔径分别高达0.381um和0.31um;孔隙率高达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