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黎画派和决澜社是20世纪中西绘画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画派和群体。在艺术主张方面,他们的诠释更多的是指向现代艺术和民族精神的彰显,指向画家艺术个性的张扬和凸显。在艺术追求方面两者有着非常相近的共同特点,在强调绘画本体语言表现力的追求上,总体上趋于相同。而在审美追求的某些相似的同时,两个画派又有着明显的差异,集中体现在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和画家所处环境的差异,趋同与差异正是他们鲜明的特点。巴黎画派主要是指当时居住在巴黎的一群外国艺术家,没有统一的主张和纲领,所谓巴黎画派,就是艺术评论家对这群画家艺术活动和成就的称谓。在巴黎当时流行的众多艺术流派中,以犹太艺术家为主的巴黎画派并没有像立体主义、野兽派那样激进的艺术主张,加上他们的犹太身份,他们并没有占据引领者的地位,大部分画家生活在贫困之中,而致力于探索着绘画本身所能带来的艺术表现力;决澜社则是一群志同道合,有着共同艺术主张和追求的画家群体。决澜社的艺术家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改造艺术而改造中国的文化,最终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他们始终坚持将艺术置于艺术的领域内,反对无视艺术准则的行为。巴黎画派和决澜社对艺术本体和艺术个性的重视,致使他们虽然有着相近的艺术追求,却没有统一的艺术风格,然而,正是由此而形成的丰富的绘画语言,使他们的艺术探索具有了超越时代局限的价值。强调绘画的本体语言、强调绘画的多样性、强调艺术家的个性正是巴黎画派和决澜社的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他们将目光投向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注重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新”之融合;同时又尤其重视每个人内心情感的真实。都倾向于一种直抒情感的画风,或唯美或表现,并且始终与画面走向抽象保持着距离。由于生存环境、个体遭遇、性格等原因,他们的画面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忧郁的特质。他们画面所呈现出的面貌,他们对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对我们今天的油画创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