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起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倡议以来,儿童的健康成长一直得到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我国作为人口大国,2018年0-14岁人口达到23523万人。儿童数量持续增长的当下,国内大部分城市建设却没有给予儿童生活和成长应享有的空间资源和使用权益。研究表明,城市公园是满足儿童接触自然需求,自由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而大连市作为国家园林城市,2018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却低于国家平均线。如何在城市的钢铁丛林中切实维护儿童空间利益,为儿童提供出行可达、内容友好的公园环境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本研究以大连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儿童家庭出行行为与公园可达性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在掌握儿童家庭出行特征与出行环境的内在联系基础上,为优化城市公园儿童出行可达性建言献策。研究者首先对区域内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特征与供需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选取两个代表性公园进行家庭出行案例实证研究,整理总结儿童家庭出行行为特征、出行环境满意度以及对儿童友好的公园建设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园整体交通可达性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中心城区城市公园整体空间分布不均匀,且建设类型比例失调,对儿童家庭缺乏吸引力;3-6岁儿童是儿童家庭出行主体;30min内可达是儿童家庭普遍愿意接受的出行时耗;儿童家庭到公园的私家车与公交出行可达性表现良好,但重要的步行可达性整体状况不佳;造成对出行环境不满主要问题出现在“出行结束—进入公园”的阶段,即出行环境与公园的衔接方面;公园布局、规模面积、交通环境和公园儿童友好性是影响城市公园儿童出行可达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实现公园整体布局全覆盖、优化儿童友好的交通出行环境、提高公园对儿童家庭出行吸引力三方面提出城市公园可达性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