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酸盐岩储层基质酸化中,天然裂缝对酸液流动过程及蚓孔扩展形态影响显著。目前针对径向条件下天然裂缝酸蚀蚓孔扩展规律影响的研究较少,本论文对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径向条件下酸蚀蚓孔扩展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首先进行天然裂缝孔隙空间分布研究,利用蒙特卡洛法产生随机数,结合裂缝参数的概率分布函数,模拟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天然裂缝,用C++编程生成其分布;通过向量叉积法将天然裂缝投射到离散网格中,与基质孔隙空间分布结合,形成裂缝型储层孔隙空间分布。其次,建立径向条件酸蚀蚓孔双重尺度模型,以裂缝型储层孔隙空间分布为基础,形成裂缝型储层酸蚀蚓孔扩展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裂缝型储层酸蚀蚓孔形态及扩展规律,对比了裂缝型储层与非裂缝型储层下酸蚀蚓孔扩展规律,分析了天然裂缝参数(裂缝密度、长度、方位角)、模拟尺度对酸蚀蚓孔扩展规律的影响。最后基于模型预测了径向条件下酸蚀蚓孔可能作用距离。研究结果表明,天然裂缝对蚓孔扩展形态有决定性作用,存在天然裂缝的PVbt普遍大幅低于基质孔隙空间的PVbt值(突破孔隙体积),基本为基质孔隙空间的1/4左右。存在天然裂缝时,仍得到面溶蚀、锥形孔、主蚓孔、分支蚓孔、均匀溶蚀。裂缝较短时,蚓孔扩展同时受到裂缝位置与基质孔隙空间非均质的影响;裂缝较长时,蚓孔主要受裂缝影响,蚓孔分支较少,不同注入速度下的PVbt值随裂缝长度的增加而减小;裂缝方位角决定蚓孔扩展的走向,但与不同注入速度的PVbt无明显关系;PVbt随着裂缝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当裂缝密度达到一定值后(本模拟中,1.6条/m2),PVbt值与裂缝密度没有具体的相关性;模型尺寸的变化使得蚓孔扩展形态明显变化,不同注入速度的PVbt随着模型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径向条件下,从井筒越往远,蚓孔分支越多,扩展速度越来越慢。有天然裂缝时的蚓孔长度明显长于无天然裂缝时的蚓孔。该研究为碳酸盐岩基质酸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