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hTSHR)存在于甲状腺滤泡细胞膜上,属于鸟苷酸调节(G)耦联蛋白受体,为大分子糖蛋白。其膜外区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结合,来调节甲状腺细胞的功能和生长,也是Graves病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产生TSHR自身抗体(TSHRAb)的主要靶抗原。TSHR基因突变是高功能甲状腺腺瘤或结节发病的主要原因,并可引起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低。TSHR膜外区的基因突变被怀疑参与了AITD的发病。本实验使用TRIzol试剂一步法,从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组织中提取总RNA,使用自行设计、合成的引物,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完整的hTSHR膜外区基因。通过四色荧光标记的Sanger双脱氧核苷三磷酸链末端终止法,在Beckman Coulter 2000型全自动DNA序列分析仪上,对4例正常对照,12例Graves病患者,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和1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甲状腺组织的hTSHR膜外区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及DNA测序引物设计合理、合成成功;RT-PCR方案正确,成功得到长为1300bp的hTSHR膜外区cDNA PCR产物;DNA测序方法正确,顺利获得hTSHR膜外区完整的基因序列。在4例正常对照,27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hTSHR膜外区基因序列与Nagayama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或Misrahi等报告的hTSHR序列完全一致,均未发现有基因突变 或多形性现象。但在第 66 位核苦酸上发现有碱基替代现象,在 所有 31例甲状腺组织中,20例碱基为胸腺啼陡“丁”,11例碱基 为胞啼陡“C”。但它们组成的密码子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它 们所编码的氨基酸是相同的,都是天冬酚胺归sparaglne,Asp\ 故并不会造成hTSHR氨基酸组成的改变。本实验说明,hTSHR 膜外区基因突变可能不是上述甲状腺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关于 它们的分子发病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