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手术治疗是主体,特别是对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以及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是首选。但是在采用保守治疗期间或手术准备前期,病人常常要承受这种难忍的腹痛。本文章的出发点也是基于此,致力于寻找一种简单、易行、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镇痛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本研究通过临床对照试验,对比观察体针与耳针对于急性阑尾炎的即时镇痛效果,验证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并得出一种疗效更佳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在广中医一附院急诊科及二外科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耳针组和体针组),每组各30例。体针组选穴:上巨虚(右)、阑尾穴(右)、天枢(右)、大横(右)、合谷(双)、曲池(双);耳针组选穴:阑尾穴、大肠、交感、神门、肝、皮质下。两组均留针30分钟,在留针过程中需要运针以增强对患者的刺激强度。每个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小时各进行一次麦—吉疼痛问卷简表(SF—MPQ)评测,记录其治疗前后得分情况,以疼痛缓解指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并进行组内与组间比较,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整理分析。结果:耳针组与体针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发现无差别(P>0.05),组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的。治疗前,两组PRI、VAS、PPI、TS四个指标的评分比较,发现无差别(P>0.05),基线一致,组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的。两组PRI、VAS、 PPI、TS评分治疗后跟治疗前比较均提示有所下降,统计学检测表明结果不是因为抽样误差引起的,是体针与耳针治疗确实产生了镇痛效果(P<0.01);通过治疗前PRI、 VAS、PPI、TS得分,减去治疗后PRI、VAS、PPI、TS得分,获得每个病例的疼痛缓解指标差值(△PRI、△VAS、△PPI、△TS)耳针组PRI、VAS、PPI、TS四项评分下降程度均优于体针组,统计学检测表明结果不是因为抽样误差引起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耳针与体针对于急性阑尾炎均有即时镇痛效果。2.耳针组与体针组疗效有差异,耳针组在治疗后对PRI、VAS、PPI、TS指标的改善效果均优于体针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