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是巴洛克盛期与巴赫并驾齐驱的伟大音乐巨匠。在其人生的七十四个春秋之中,耗费近四十年的宝贵时光,谱写了五十部歌剧作品,其中三十六部是在英国伦敦首演的。巴洛克时期的歌剧舞台为意大利正歌剧的神话、传说和奇幻内容所弥漫。亨德尔自早年由汉堡至意大利游学期间便深受意大利正歌剧的熏陶并切身感受到它广泛的听众基础。从他的第一部歌剧《阿尔米拉》(Almira,1705)到首演于伦敦的《里纳而多》(Rinaldo,1711)直至最后的《戴达米亚》(Deidamia,1741),无论是台本、语言还是音乐结构都延续着意大利正歌剧的传统。在他旅居伦敦,加入英国籍之后,为迎合宫廷贵族的艺术口味,他的歌剧中也常以阉人歌手的炫技演唱和华丽的布景服饰取悦观众。然而,就音乐的宏伟和深刻,戏剧性和抒情性而言,他的歌剧的审美价值是远胜于同时代其他作曲家的。尤其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的是为女高音、男高音、阉伶所写的众多咏叹调,可谓是其歌剧的美中之美。其超群的旋律技巧、深邃的内在情思、温馨的人文关怀、多样的风格变化、严谨的结构布局、乐队的衬托描绘等等,堪称歌剧史上的瑰丽珍宝。他的众多咏叹调曾经随着新兴资产阶级和社会平民听众层的崛起,英国J.C.佩普施民族风格的《乞丐歌剧》的冲击,意大利正歌剧的衰落,而与他的歌剧一起受到冷落。渐渐地为人们所遗忘。然而在漫长历史的流程中,人们又重新认识了亨德尔的歌剧及其咏叹调的艺术价值,20世纪30年代以后引起了乐界和听众的高度重视。本文从《里纳尔多》(Rinaldo,1725)、《路德琳达》(Rodelinda,1725)、《朱丽亚斯·恺撒》(Gululio Cesare,1723)、《塞尔斯》(Serse,1738)等多部首演于伦敦的亨德尔代表性歌剧中,选取最著名、最能体现其音乐特性的女高音咏叹调,阐述亨德尔歌剧和传统意大利歌剧的异同,根据本人学习体验并综合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和乐谱、音像资料,对亨德尔女高音咏叹调在其歌剧中的表现功能和所处地位,并对它们的风格类型、创作技巧和包括线条、气息、分句、节奏、音量、语言、表情等多方面的演唱处理进行分析、论述,客观评价亨德尔女高音咏叹调对于美声演唱、声乐教学的重要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