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套圈ELID镜面磨削实验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flower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轴承套圈是轴承的一个重要元件,其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着轴承工作的精度与振动。在传统的轴承加工中,轴承套圈表面需要采用研磨与抛光工艺来达到所需的精度,但是这些方法会延长轴承的加工时间。ELID(Electrolytic In-process Dressing)磨削技术具有加工效率高、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砂轮廓形保持性好等特点,已被许多学者应用于各种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磨削实验研究中,同时运用该技术进行磨削时砂轮会一直保持锋利状态且不易堵塞,因此非常适用于硬脆材料的磨削。本文将 ELID技术应用到轴承套圈的加工实验中,通过试验分析得出的加工工艺参数使工件的表面质量大大提高。  论文以M1420E万能外圆磨床为平台进行改装,设计了ELID加工所需装置并完成了磨削系统的配置。配制了 ELID磨削专用电解液并测量导电率,设计制造了磨削砂轮的修整电极,电源为 ELID专用直流脉冲电源,砂轮采用铸铁结合剂 CBN砂轮。对 ELID加工中氧化膜的特性进行研究并介绍了一种用电解电流来表征氧化膜状态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砂轮整形方法的特点,最后采用电火花加工法对磨削砂轮进行整形。  然后对加工中产生的磨削力进行分析,分别研究了磨削电解液的导电率、电源电压和占空比、砂轮转速、工件转速、砂轮进给速度等单因素条件下,工件表面粗糙度随磨削因素水平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虑砂轮转速、工件转速、磨削液导电率、砂轮进给速度、电源电压五个因素,对所有因素均取四个水平,将工件表面粗糙度作为结果,经过试验分析,得出一组能够满足加工精度的最优加工工艺参数,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得出的加工工艺参数能够使轴承套圈的表面粗糙度达到预定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轻量化成为汽车制造产业的发展核心,轻型材料的引进使得传统电阻点焊工艺难于用于异种金属材料的连接,半空心铆钉自冲铆接工艺不仅可以很好的解决这
汽车行驶记录仪是对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行驶的其他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并可通过接口实现数据输出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汽车行驶记录仪的使用,对遏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面向实体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利用需求,本文基于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究,探究如
因此,现阶段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环节中对绿色环保建筑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促进满足现阶段社会的需求,也满足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需求,进一步的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有效
直觉是灵感之风帆,是创造力之源泉.信息社会,以快速反应为主要特征的直觉思维在学习生活、工作决策中愈显威力.小学语文教学应积累生活经验,强化语感能力,丰富表象充分直觉思
激光冲击处理技术(LSP)是利用高功率密度、短脉冲激光束辐射金属材料,使材料表面附加涂层迅速气化形成等离子体并膨胀爆炸产生高压冲击波,该冲击波使材料表层显微组织发生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