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贸易理论是探讨国际贸易与分工发生的原因、贸易利益、贸易格局变动的理论。如果从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1776年出版)算起,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期间经过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和新贸易理论阶段,反映了国际贸易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前行,过去40多年间的国际贸易展现出与历史时期迥然不同的当代特征,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在解释这些新的贸易现象时也显得力不从心。这些不同的特征包括发展中国家制造品出口大幅度增长(Helleiner,1973);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进口中间产品与国内生产中间产品的比例不断上升(Feenstra,1998)等,也包括作者通过观察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贸易实践所发现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开始,制造品出口在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份额中超越初级产品,其中,中级技术密集型制造品和高级技术密集型制造品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中最大的类别;中国产品贸易,也有类似的变化。
这一现象与要素禀赋理论的推测相背。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国际分工应是如下格局: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要素相对丰裕,资本和技术相对稀缺,应该在国际分工中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发达国家则相反,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作者试图在国际贸易理论更广泛的范围内来寻找答案,却无功而返。到底是什么样的国际分工形态促使了这一新贸易形态的出现呢?
不难发现,与历史时期以产品为基本对象的国际分工形态相比,当代国际分工一个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某个产品的生产,被分解为不同模块,包括不同的零部件和不同的生产阶段,在空间上分布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形成以零部件和生产阶段为对象的分工体系。这个国际分工现象,在汽车、计算机、家用电器、服装、玩具等诸多制造业部门获得了相当普遍的发展,同时也向现有国际贸易理论暗含的“作为分工和贸易对象的产品,其全部生产过程在特定国家内部完成”这一假设前提提出了挑战。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经济学领域陆续出现了对这种新国际分工形态的研究文献。而管理学对公司行为的研究,随着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运作模式的新发展,也出现了大量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文献,诸如对“全球价值链”、“全球供应链”、“海外外包”、“代工”等企业行为的研究,从管理实践的角度为揭示新分工类型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观点。但是这些研究或使用案例分析的形式,或侧重考察某个侧面内容,还缺少综合系统的分析。经济学文献对这类现象分析成果,也尚未在国际经济学教科书的基本理论中得到应有反映,与新分工形态在当代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形成鲜明反差。
本文基于前人的文献和自己的理解,尝试用产品内分工概念来刻画这类新型国际分工形态。并尝试在国际贸易理论已有的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框架之上,初步提出产品内分工框架,并把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这两个解释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的基本理论发展到产品内分工框架下,成为解释产品内分工的经济学基础。正如FeenstraandHanson(2001)所说,现有对产品内分工的研究文献才刚刚揭开了这种新分工形态对产业结构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要素需求影响的表面,对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存在大量的空间。希望本文在引起国内学术界对这个领域更多关注方面,起到一点抛砖引玉作用。
第一章,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思路与文章结构。
第二章,问题的提出。在这一章中,作者首先提出一个现象:20世纪80年代开始,制造品出口在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份额中超越初级产品,其中,中级技术密集型制造品和高级技术密集型制造品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中最大的类别;之后对中国产品2贸易的考查,也得出类似的结果。这一现象与要素禀赋理论的推测相背。作者试图在国际贸易理论更广泛的范围内来寻找答案,在简要回顾国际贸易理论之后,发现无论是要素禀赋理论及其发展还是新贸易理论,都无法满意的解释这一现象。究其原因,在于目前主流理论框架普遍暗含的一个假设前提:作为分工和贸易对象的产品,其全部生产过程在特定国家内部完成。本文紧接着提出应该放宽这个隐含假设,以产品生产的可分割性作为新的假设前提,把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到产品内分工框架下。
第三章,产品内分工问题研究综述。本章回顾了前人的研究,包括针对这种国际分工的新发展提出的不同概念,并从四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分类和介绍:(1)产品内分工的产生及驱动原因;(2)对产品内分工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3)产品内分工对就业和工资的效应;(4)从管理实践角度对产品内分工进行的研究。之后,文章对现有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并提出本文试图将这些不同的视角跟国际经济学理论贯通起来,在继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之后,初步发展一个产品内分工框架。
第四章,产品内分工分析框架。本章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产品内分工的框架。首先,作者基于自己的理解提出产品内分工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这个概念的内涵;其次,通过观察产品内分工在不同部门实际表现,显示这一分工形态发展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为新的假设前提提供经验证据;最后,把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这两个解释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的基本理论发展到产品内分工框架下,成为解释产品内分工的经济学基础。并结合其他一些影响因素,揭示当代产品内分工发展的具体根源。
第五章,产品内分工框架下中国贸易的实证研究。使用产品内分工理论,我们可以对2-1中提出的现象作如下解释:虽然中国的中级和高级技术密集型制造品在产品出口份额中的比重很大,且持续上升,但中国的比较优势应该集中在这些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环节(主要是加工组装环节),因而在出口数据上显示出该类制造品的高比例。当然,产品内分工理论框架只是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为了验证它对中国贸易实践的解释力,本章利用中国产品贸易的数据,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标(RCA)对中国产品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支持了产品内分工框架对中国贸易实践的解释。
第六章,小结。本章对整篇论文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回顾。论文在如下方面进行了原创性工作:
1、基于前人的文献和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个新的“产品内分工”概念来刻画新的国际分工形态,并详细阐述了这个概念的内涵;
2、初步建立了一个产品内分工的理论框架,把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这两个解释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的基本理论发展到产品内分工框架下,成为解释产品内分工的经济学基础。
3、利用中国产品贸易数据,使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标,对产品内分工理论框架对中国贸易实践的解释力进行了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