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公园内蕴含着丰富的自然、人文、动植物资源,展现了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独特魅力,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保育功能。对我国来说,建设国家公园有利于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和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而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有助于重构和整合我国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有效保护我国生态文明,促进生态旅游、国民经济、社会文化的协同发展。国际上,国家公园发展已久,但在我国还处于新兴阶段。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国家公园概念并建立国家公园的国家,其国家公园体系完善,发展经验丰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本文基于旅游者的视角,以2016年美国国家公园游客评论作为样本数据,遵循样本收集-词频统计-高频特征词及网络语义分析-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分析的设计步骤,以美国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评论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在2016年开展的游客调查卡计划,该计划主要调查了游客对国家公园内部设施、服务和娱乐机会的总体质量的满意度,以及游客对国家公园重要性的理解。经过筛选得到52家国家公园评论数据,运用WordCounter网站进行词频分析,得到高频特征词,用ROST得到网络语义图,接着运用扎根理论法中的前两级编码,对样本数据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得出美国国家公园具有美学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未来价值、学习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治疗价值、生命可持续价值、经济价值、内在价值、游憩价值、国家价值共计13种社会价值。结合美国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评估分析结果,对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提出建议。文本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有第一、二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包括国家公园概念,国家公园研究进展,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及内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分析问题):由第三、四章构成。遵循数据收集-词频统计-高频特征词及网络语义分析-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结果分析的设计步骤,以美国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进行文本研究。结合网络语义分析图,并分析各国家公园游客评论中“自然”、“历史”两词所占的比重,将美国国家公园分为自然型、历史型两类。按照研究结果,对美国自然型、历史型国家公园作对比分析,并将52家国家公园的结果进行汇总,作总体分析。第三部分(解决问题):由第五、六章构成。结合第四章美国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的分析内容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建议,并梳理研究结论,对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作出讨论。分析结论:(1)自然型国家公园基本都具有美学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和内在价值,依据其自身条件,可能会拥有游憩、文化等价值。历史型国家公园基本都具有历史价值,也常常带有文化、美学等价值。两者各有重点,但是也互有交叉。(2)美国国家公园最主要的社会价值依次为美学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学习价值、游憩价值、历史价值、未来价值、内在价值、国家价值、生命可持续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治疗价值的出现次数只有前者的一半不到,经济价值则鲜少出现。(3)与之前学者研究得出的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类型相比,国家公园多出了国家价值。(4)在游客评论中,美学价值、未来价值、生命可持续价值所占比重排名较前,且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5)当国家公园距离城市群比较近时,节假日会有游客来到国家公园释放压力,舒缓身心,因此评论出现精神价值的概率会大大提升。(6)大部分美国国家公园具有“荒野”性质,因此国家公园有历史价值时,不一定同时会有文化价值,但是如果国家公园具备文化价值,那往往也会出现历史价值。(7)除拥有康养功效自然资源的国家公园会有强烈的治疗价值外,游客去国家公园主要是为了观光和进行户外游憩活动,对治疗方面的需求比较少。(8)美国国家公园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当代及子孙后代保护生态、历史的完整性,为精神、科研、教育、游憩等活动提供依托,并不提倡国家公园的经济开发。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本文对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提出5点建议:(1)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2)弘扬当地文化价值;(3)打造科普教育基地;(4)提升国家公园的公益性;(5)注重游憩价值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