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和“项目方法”来源于三百年前意大利皇家建筑学院,包含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教育思想,融合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最新的学习理念,具有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产生实物产品、多维度评价学生等特点。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各国的学者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以美国的Dewey和Kilpatrick。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项目”和“项目方法”作了适当的阐释和界定,并联系中学数学知识技能和学科特点,应用项目和项目方法的思想,对数学项目活动的内涵及其开发作了探讨和说明,论述了数学项目活动方案的构成三要素——驱动性主题、产品和评价,阐释并举例说明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和功能。驱动性主题及其子主题是指围绕某一真实事物或真实事件,由教师、活动设计者或者学生,事先设计好的一系列情境化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将由教师和学生在数学项目活动中共同探究和回答,并将由此产生出相应的活动产品。好的驱动性主题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征:情境化、可行性、有价值、安全且环保。数学项目活动结束之后,产生一系列的实物作品或产品。这些产品的创作与交流更接近于真实的科学活动和社会活动,能帮助学生描述、发展、加强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并且让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高层次认知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做出多维度的评价。数学项目活动重视产品的制作。数学项目活动的评价,在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下,具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专家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相结合的特点。它是一种真实性评价,并且是多维度评价。在对数学项目活动方案的构成要素进行研究之后,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数学项目活动的开发步骤和注意事项,为中学数学项目活动的开发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支持。本研究认为,中学数学项目活动的开发,应该遵循以下五个步骤,最终形成一个包括了情境、结构图、活动建议、评价建议、有用的资源链接在内的,完整可行的数学项目活动方案。这六个步骤分别是:明确学习内容,并使之与课程标准相一致;选择并获得资源,从中提炼合适的驱动性主题;细化驱动性主题,并提出学习任务和产品建议;设计评价;设计情境;形成一个完整可行的活动方案。本研究在论述的过程中,既有目的性地收集整理了丰富的研究材料,在理论上对项目、项目方法做了内容丰富的介绍,对数学项目活动做了观点细致的阐述;又有针对性地列举分析了丰富的数学项目活动方案片断,从实践操作层面上,对数学项目活动方案的构成因素做了细节详尽的描述,对数学项目活动的开发做了步骤清晰的、可操作性强的解释说明。这都是为数学项目活动的特征呈现和有效开发而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