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起初,锂离子电池因其轻质、良好的循环寿命、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而广泛用于电动汽车中,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逐渐应用到轨道交通领域。在轨道交通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中,电池组通常与DC-DC变换器连接来控制能量流动。由于DC-DC变换器在工作时会产生高频噪声和电流纹波,就使得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受到高频激励。因此,研究锂离子电池在高频时的电压响应特性并建立准确的电池模型对于电池管理系统和DC-D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初,锂离子电池因其轻质、良好的循环寿命、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而广泛用于电动汽车中,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逐渐应用到轨道交通领域。在轨道交通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中,电池组通常与DC-DC变换器连接来控制能量流动。由于DC-DC变换器在工作时会产生高频噪声和电流纹波,就使得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受到高频激励。因此,研究锂离子电池在高频时的电压响应特性并建立准确的电池模型对于电池管理系统和DC-DC变换器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锂离子电池的高频特性建立了高频等效电路模型,并在时域和频域上对不同高频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对纹波电流频率、幅值和电流倍率与模型参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能够获得电池的内部信息和全频域的阻抗信息,通过对比阻抗谱各部分特征和电学元件的频响特性,再结合锂离子电池不同电化学反应过程就可以在频域上建立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本文首先以一种典型电化学阻抗谱为例,建立了一种分数阶高频等效电路模型,并推导了分数阶模型的时域离散化表达式,将分数阶模型由频域推广到时域中。为了获得高频时域数据,本文搭建了纹波参数可变的大功率高频充放电实验平台。实验平台为基于d SPACE的半实物实时仿真平台,以DC-DC变换器为控制对象,以Go Online为控制逻辑,实现了输出纹波电流的频率和幅值可调、电流倍率可变的功能。此外,使用工控机作为数据采集平台,其较高的采样频率能够更加精确的观察高频时的电流特征和电池电压响应。最后,忽略电化学阻抗谱的低频部分建立了五种分数阶高频等效电路模型,利用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对阻抗谱进行参数辨识,在不同高频范围内比较了五种模型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高频范围越大能够准确拟合的模型越少。再结合五种模型在1k Hz时的时域拟合结果,对不同模型在不同频率范围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此外,通过对不同电流条件下的时域数据进行辨识,分析了纹波电流的频率和幅值以及电流倍率对模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参数与纹波电流频率和幅值无关,而(RQC)元件的参数与电流倍率相关。从不同纹波电流频率的拟合结果来看,时频域的拟合精度具有一致性。
其他文献
随着在平板显示与固态光源领域应用的日益成熟,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倍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不含重金属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OLEDs。TADF材料可以通过从最低三线态(T1)到最低单线态(S1)的有效反向系间穿越(RISC)来利用三线态激子,理论上可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IQE)。OLEDs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可以通过低成本,大规模的溶液法来制备,但是由于溶液法存在层与层之间的互溶问题
近年来,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系统中渗透率的提升,改变了配电网的运行模式,为配电网的优化运行和故障恢复问题带来了许多挑战,需要更快、更可靠的策略以应对配电网优化问题。配电网优化运行与故障恢复问题方面的相关研究,常根据已知的系统拓扑及线路设备参数配置,采取数学规划的方法,利用开源或商业求解器求解优化问题。由于三相不对称潮流模型的复杂性,现有的研究常常将配电网建模为三相平衡模型,或在三相潮流模型的基础上,假
随着大规模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配电网,在缓解能源压力的同时,也为配电网运行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当配网中发生大面积故障脱离主网时,可以利用分布式电源形成小型电力系统孤岛为失电负荷恢复供电。然而DG发电功率的波动性会影响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另外在当前对配电网故障恢复的研究中,通常忽略或近似处理孤岛运行时长,这种处理方式可能会错误评估孤岛实际运行时间,从而导致
在可再生能源和电能替代发展战略下,分布式电源以及储能、可控负荷等在配用电侧兴起,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DER)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DER的管理和利用方式包括主动配电网、微电网、动态电价、虚拟电厂等。其中,虚拟电厂对地理位置分散、异构的DER进行聚合后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管理,并发挥DER的规模效益。论文工作的要点如下:首先,本文综述了
构建可引导的电动汽车柔性负荷资源,充分挖掘需求侧响应潜力,是提高电力系统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分析了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规律和决策行为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需求响应下的分时充电服务费制定策略。通过价格信号引导用户有序充电,不仅可以降低用户充电费用,还能提高电网资产运行效率和充电站收益,促进“车-网-站”三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充电站充电记录数据,采用边界修正后
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及储能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在此大背景下,可将新能源发电系统广泛接入电网,且易于实现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及电能智能化控制的能源互联网应运而生。作为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设备之一,电力电子能量路由器(electrical energy router,EER)具有高低压侧电气隔离、功率双向传输、多电压等级接口、便于新能源及储能设备接入等诸多优势。因此,本文
人口老龄化加剧是我国当今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因此老化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伴随衰老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脑功能的退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行为能力的退化。然而目前针对成人脑老化全阶段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对成人发育和老化过程中脑功能连接和行为能力的个体差异的变化的理解尚不够。提出并完善健康脑老化模型,能够为老化相关精神疾病以及脑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进而推进临床诊断。为此,本研究开展了基于脑网络表征学
地表水体的氮污染治理已成为国内外热点。针对有机碳不足的低碳氮比(COD/TN)水质特征,自养/异养耦合反硝化工艺已成为地表水氮污染修复的热门技术。然而在自养/异养耦合反硝化体系中,自养反硝化菌与异养反硝化菌并非各自独立完成反硝化作用,其耦合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硫铁矿自养/异养耦合反应器运行为基础,同时建立自养/异养耦合微生物个体生长模型(Newcastle University Fronti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必然途径,借助交直流微电网将可再生能源汇集利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交直流微电网实现电能变换及电压等级的灵活转换通常需要不同的电力电子变换器级联,但级联变换器之间相互作用会给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降低电能质量及安全性。双有源全桥DC-DC(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电压变换灵活、硬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全,其与三相逆变器级联适用于中大
多层瓷介电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MLCC)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源元器件之一,其由于体积小、容量大、稳定性强、易安装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信息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MLCC电学性能方面已有了大量试验与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仿真结合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其力学性能研究,仍以试验为主,存在定量分析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