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深化唐山地区农村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改革,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对唐山地区农村小学体育课现状进行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唐山地区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情况、体育教学基本设施情况、体育师资情况、校领导及小学生对体育课认知情况,探索影响唐山地区农村小学体育课开展的不利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为唐山教育部门科学决策,制定农村小学体育课开展方案提供依据。调查的现状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改善农村小学体育课现状,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最大程度的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孩子同样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体现教育的平等。在对唐山地区农村小学体育课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小学体育经费投入很少,体育场地不足而且质量很差,体育器材匮乏、简陋,无法满足体育课的正常需求;体育教师严重缺编,体育教师工作量大,专业教师少,整体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体育课开课率高,但绝大多数小学每周安排两节体育课,而且上课的随意性大,体育课上课不是很正规,“放羊式”的教学仍存在;体育课被挤占的现象也很普遍;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体育意识淡薄等,以上种种现状说明,唐山地区农村小学的体育课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分析研究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唐山地区农村小学体育课开展的几点建议:(1)转变学校领导的观念,重视学校体育工作。(2)建立有科学管理能力的领导班子和有敬业精神的体育师资队伍。(3)加强体育教师专业培训,适应新课标中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4)调整评价机制:农村小学体育课开展的优劣作为衡量学校领导政绩的一项主要内容;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实行聘任制,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建立督导组,对体育课进行不定期检查。(5)多渠道增加农村小学体育经费,改善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环境,并做到专款专用。(6)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7)体育教师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制体育器材,开发农村体育资源,利用农村地理优势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缓解场地紧张问题。(8)根据少儿生理心理特点挖掘和创新体育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