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1981年开展短道速滑运动,先后培养出李琰、张艳梅、杨扬、李佳军等优秀的短道速滑运动员,他们在各种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国争光;近年来又培养出以王濛、周洋、范可欣、梁文豪等为代表的新生力量,他们自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以来,在各种国际大赛中以优异的成绩,巩固了中国短道速滑在世界舞台的领跑地位。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多年来培养出许多优秀的短道速滑运动员,他们在各种大赛中的优秀表现,也极大带动了我省人民参与短道速滑运动的热情。现在我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短道速滑运动中来,各级学校在冬季开设短道速滑课程,社会中也有各种形式的俱乐部,让不同类型的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一项运动想要长盛不衰,说明其本身就是一项庞大的完善的系统工程。针对黑龙江省而言,近几年比赛成绩并不理想,新老交替使得一、二、三运动员梯队建设中的问题也显露出来。在黑龙江省参与短道速滑的人数越来越多,为黑龙江省选拔后备人才提供了良好的选拔背景,但是如何选拔,怎样培养,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向,是我省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为此本人通过对黑龙江省短道速滑运动青少年后备人才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对象是长期参与短道速滑运动训练和学习的青少年150人,了解他们在参与短道速滑运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和牡丹江市四个地区。硬件设施建设不齐全,只有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和牡丹江市四个地区拥有速滑馆,其他地区均未建立相关场地,这给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带来了极大的障碍;短道速滑运动与学校教育衔接不流畅;后备人才选拔方式单一,没有针对性。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黑龙江省应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完善与短道速滑运动相关的硬件设施建设,为青少年后备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和训练的环境;尊重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改变过去传统的笼统的训练模式;各级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调,为青少年后备人才提供更多的参赛机会,让青少年在比赛中得到历练,发现不足,能够更快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