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博凭借自媒体的独特优势,在中国公共议题中充当新的信源和扩音器,在门户网站的推动下,国内传统媒体及其门户网站纷纷开博,人民网是国内第一个开通微博的官方媒体网站,接着凤凰网微博宣布内测,官方微博一时风生水起。微博在问政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把公众的参政热情与现实表达结合起来,彰显了公民权利,加强了官民沟通,推动了公共决策。毋庸置疑,微博问政让人们看到了公共领域建构的现实可能性。从“微博云南”的诞生到“微博直播宜黄强拆”等重大公共事件,人们为这种“围观”的力量欢呼,网络民主建构的微公共领域得到了人们的推崇,多数人认为这是对抗传统意义上把关控制的完胜,“把关人”不再是政治统治者或者媒体的专利,普通网民加入到“把关人”的队列中。但是,微博客所建构的公共领域并不十分完美,层出不穷的状况让政府不得不将微博“把关”提到日程上来。“微公共领域”是“把关人”通过议题设置建构起来的媒介框架,然后媒介框架建构了人们头脑中的现实世界,这个现实世界是“把关人”所希望公众看到的那样。在这样的“把关”过程中,民主与自由的传统因素已经发生了改变,真正的民主与自由在微博建构的虚拟公共空间中是打了折扣的,绝对的民主与自由只存在于理想化的“电子乌托邦”中,不切实际。本文首先描述了微博问政中的“把关”问题,即多层级的控制和控制的两个极端,而传统“把关人”对当代社会现实并不是完全没有作为,“把关”的变迁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接着,将现实的问题引入更深的层次——政治上的乐观期待。在原因的分析中,以外部环境因素为客观基础,以“把关人”的媒介素养为主观基础,同时兼顾微博问政的特殊性。最后通过“把关”实质的分析揭示“微公共领域”中民主与自由的本质,告诫人们,理想的“电子乌托邦”与现实中的“微公共领域”是有差距的,不能盲目乐观而忽略了他律和自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