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观察化浊解毒方对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及胃肠激素的变化,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BRG的作用机理。方法:1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以河北省中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服用化浊解毒方(苦参6g、蒲公英15g、黄芩9g、黄连6g、紫蔻9g、砂仁6g、云苓15g、白术15g、半枝莲9g、白花蛇舌草9g),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对照组口服吗丁啉,每次10mg,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一切治疗BRG的药物。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胃镜改变情况。2实验研究:将60只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和吗丁啉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应用自制返流液灌胃造成胃黏膜损伤,一天一次,连续灌胃5周。从第2周开始到第5周于造模半小时后分别应用化浊解毒方高剂量、中剂量、小剂量及吗叮啉处理,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末次灌胃后将大鼠禁食不禁水24h断头处死取血,无菌操作剖腹取胃,观察胃黏膜病理形态,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胃黏膜瘦素(Leptin)的含量。结果:1临床研究(1)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胃镜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胃镜显示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胃镜显示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镜下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安全性评估: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2实验研究(1)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中剂量组P﹤0.01,中药低剂量组P﹤0.05,吗丁啉组P﹥0.05;与吗丁啉组比较,中药高剂量、低剂量组P﹤0.01,中药低剂量组P﹤0.05。(2)大鼠血清GAS﹑血浆MTL和胃黏膜Leptin含量的放免结果:模型组血清GAS、血浆MTL和胃黏膜Leptin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血清GAS﹑血浆MTL和胃黏膜Leptin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1临床研究表明,化浊解毒方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改善临床症状、胃镜下胆汁返流程度等方面有较明显的疗效,疗效优于吗丁啉对照组,其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化浊解毒、疏肝利胆等功效来实现的,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上的明显优势,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2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化浊解毒方能显著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保护胃黏膜。(2)化浊解毒方能提高血清GAS﹑血浆MTL和胃黏膜Leptin的含量,并通过影响胃肠激素的分泌而调节胃肠动力、加快返流液的清除、减轻胃黏膜损伤、营养胃黏膜,从而达到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