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已成为国际理科教育的前沿性课题。近年来许多研究者指出,将科学史融入理科课程中对科学本质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理科课程的主要载体--理科教科书,如何更好地融入科学史以利于科学本质观教育,引起了国际理科教育改革的积极关注。在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并指出了科学史对科学本质观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对于这一新的理念,新的理科教科书在编写上必然对其要有所相应地体现。对此,本研究选取新课改后我国初中理科教科书,对其中的科学史内容部分进行分析,以了解当前我国初中理科教科书对科学史在体现科学本质方面的处理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为今后的教科书编写提供参考意见。
通过文本分析研究发现:从科学本质各个层面整体来看,教科书中的科学史对科学文化层面关注的较多,而对科学过程层面关注的最少。从科学本质各个层面具体来看:在科学知识层面,科学史对科学知识的相对性涉及的较多,对其预见性和创造性涉及的较少;在科学过程层面,科学史对科学过程的实证性涉及的较多,对其非客观性涉及的较少;在科学文化层面,教科书中的科学史对科学、技术与社会有关内容关注的比较多,对科学与道德伦理的有关内容涉及的极少。从科学史在体现科学本质上的文本的呈现方式、任务设计及功能体现方面来看,虽然教科书中的科书史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所改善,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科学史内容部分任务的设计比较薄弱等。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史对科学本质观的教育价值,在今后的教科书编写中,除了进一步加强教科书中的科学史内容外,还应增加科学史内容部分的栏目设置,特别是加强能够体现科学本质的相关任务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