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经济规模的快速增加,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继而导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排名第一的国家,面临着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重庆作为我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又是中国首批低碳城市试点及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同样面临着维持经济社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压力。本文以重庆市碳承载力为研究对象,将承载力研究与城市碳排放研究相结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碳承载力的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阐述了碳承载力的含义,并结合碳收支情况分析和综合碳承载力评价对重庆市碳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重庆市碳承载力超载的状况给出了改善碳承载力的策略。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将碳承载力定义为“一定时期内、某一特定区域生态系统在一定的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下对“自然-经济社会”二元碳循环活动支持的阈值”。认为碳承载力由碳承载压力部分和碳承载支持力部分构成,碳承载力的阈值设定为0或1,将碳承载力评价分两步进行。在考虑碳排放、碳存储等对碳承载力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时表现为碳排放总量与碳存储总量相减的碳收支情况分析;在碳承载力间接影响因子与直接影响因子相结合,将社会、环境、经济等要素有机纳入碳排放中,考虑城市动态复杂的特点时,表现为社会、环境、经济等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碳承载力评价。(2)对重庆市1998-2013年碳承载力进行了初步判断,对碳收支平衡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1998-2013年间重庆市碳收支处于严重不平衡状态,碳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3)运用DPSIR模型构建了综合碳承载力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目标层、系统层、领域层、指标层四个层次组成,包含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四个承载力子系统的重庆市综合碳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义了综合碳承载力评价模型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碳承载力的阈值1,与碳承载力评价方法选择中综合碳承载力的阈值设定相同。(4)对1998-2013年重庆市综合碳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1998-2013年间重庆市综合碳承载力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处于超载状态。在进一步改善重庆市碳承载力的策略上,需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个方面的改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