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为各国所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武夷山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着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作为世界双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对武夷山市进行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生态足迹分析法从生物生产的角度定量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和生态安全程度,具有指标意义明确、评估结果可比性和模型方法简便、资料易获取、以及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可见,采用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生态足迹方法测算武夷山市1999-2009年的生态足迹是可行的,笔者从相对较长的时间序列来分析区域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状况,计算出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来评价其可持续发展程度,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结果进行预测;分析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GDP相关关系,其结果为武夷山市的可持续发展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具体研究结果:(1)1999-2009年武夷山市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均生态足迹从1999年的1.971951hm~2增加到2009年的2.70293hm~2,增加了0.730979hm2,年均增长率为3.15%。生态足迹呈现增长趋势,即表明武夷山市用以维持社会正常生产生活和消费的生物生产面积不断增加,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2)武夷山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逐年递减趋势。1999年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77976hm~2,2009年减少到1.6478hm~2。整体上,武夷山市人均生态承载力下降主要与人口不断增加、资源消耗加大有关。(3)1999-2009年武夷山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比较结果,可知武夷山市人均生态足迹明显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即为生态赤字,且生态赤字逐年增加,有扩大趋势。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矛盾不断加剧,表明武夷山市经济发展呈现明显不可持续状态,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生态赤字。(4)武夷山市万元GDP生态足迹逐年降低,且趋势明显,表明该市资源利用效率呈现不断提高趋势。但仍需重视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5)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与发展能力、生态协调系数、生态足迹强度指数等指标的计算结果,很好地反映了武夷山市可持续发展状况。(6)结果运用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对武夷山市1999-2009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计算结果进行预测。预测表明,武夷山市人均生态足迹有逐年增加趋势,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会不断减小,因而该市生态赤字会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需引起高度重视。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武夷山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