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陆法系根据权利的效力为划分依据,将债权划分为相对权。债权作为典型相对权,一直未被明确纳入侵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内。现如今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债权侵权纠纷案件涌现,债权侵权保护迫在眉睫。但我国法律条文并未明确债权的侵权保护地位,同时也未规范债权侵权责任的定义、构成要件等,使得债权受到侵害时的损害不能得到合理的救济。现有民法体系之下对于债权之保护,主要体现在债权关系之中的违约救济,即使在第三人导致债务人违约的情况之下,债权人也只能基于债权请求权向债务人主张债权,无法突破债权向第三人请求侵权责任。本文认为侵权责任保护的对象是民事权益。从权益保护角度来说,侵害债权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范,还侵害了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应对侵权行为人进行惩罚,责令其承担损害赔偿的侵权责任。从利益保护的角度来说,债权人所拥有的债权利益难以实现或实现的可能性显著下降时,理应受到侵权责任法的保护。在近现代的立法实践中,我国慢慢开始探讨侵害债权制度的建设问题。其中,关于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问题研究的讨论是债权侵权制度建设讨论中争辩最为激烈的问题。对于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多种理论争辩的现状,本文认为,从理论学说上来看,其中四要件学说最为之合理,更符合我国立法的现状。因为我国现行侵权责任法采用四要件学说构建侵权责任,侵权责任的构建须采用四要件学说是我国立法者的共识。故债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应包含:过错、行为、损害和因果关系共计四类的构成要件。而具体债权侵权责任的四要件体系并不能参照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判断依据,只能在其基础之上,结合债权的特殊属性加以规范。例如其中主观过错要件则需以主体不同,即基于债权人和第三人予以分别考量,而不能依据一般侵权责任的主观要件加以统一规范。对于行为、损害以及因果关系要件的构建,根据司法实践的反馈结论,在责任认定中出现了不同于一般侵权责任的诸多难题,故也需针对债权属性的难题加以特别论证。到目前为止,学理上在探求确立“债权侵权责任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与必要性,司法实务中也已通过个案判决,确定了侵害债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根据现有的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我国并未确立“债权侵权责任制度”。探讨建立债权侵权责任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学术论文比较多,因此,本文不再论证债权侵权责任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是探讨债权侵权责任的合理构成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