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摆脱了英国近200年的殖民统治,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实现自力更生,印度选择了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积极推行进口替代贸易战略,直到1991年,印度才开始全面经济改革,由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并放弃进口替代贸易战略,实行外向型贸易战略。从独立到今天,印度的贸易政策演进历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贸易严格管制时期(1947-1975)。复杂的许可证制度是当时代表性的管制手段。(2)贸易自由化改革萌芽时期(1976-1984)。这一时期,由于国际收支问题,印度对几种资本品的进口管制开始松动。(3)贸易自由化改革尝试时期(1985-1990)。这一时期,拉·甘地政府进行了更大范围的,幅度更大的大胆的改革尝试,但是关税很高,而且放松管制的项目也多是国内不能生产或不能实现完全替代的。这次改革尝试为1991年的全面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4)贸易自由化全面改革及深化时期(1991年至今)。1991年的全面经济改革确定了外向型贸易发展战略,贸易限制大幅减少。此后的政府继续了这一改革方向,进行了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贸易政策改革。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改革萌芽,到1991年的全面改革,再经过之后的不断深化与调整,印度的贸易政策改革经历了30多年的时间。可以看出印度的贸易政策改革是谨慎的、渐进式的。这漫长的改革实践到底对印度的经济发展及人民福利产生了何种影响是论文主要关心的问题。这也是许多实行贸易政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所关注的问题。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上述主题进行了研究,即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的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及就业效应。前两个效应可以综合反映印度贸易政策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就业效应可以揭示贸易政策的福利效应。首先,印度贸易政策改革的经济增长效应。关于贸易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主要可以归为三类:经济增长理论、贸易理论及制度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贸易政策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指出了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途径,如提高经济效率、储蓄率,促进技术进步、资本积累等。制度理论强调了制度环境与贸易政策协调性的重要性。总之,主流观点认为贸易自由化是有利的。论文使用印度1975-2008年的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了印度贸易政策改革对印度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验证了主流理论的预测,印度贸易政策改革通过促进资本积累对印度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其次,印度贸易政策改革的产业结构效应。关于贸易政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两类:产业理论及贸易理论,产业理论指出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同时也指出贸易将改变一国产业发展的需求及供给条件,从而引起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许多产业经济学家都强调了对外贸易政策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并将贸易战略纳入工业发展战略中;贸易理论中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及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都是针对产业发展的理论,自由贸易政策的相关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强调一国的比较优势及要素禀赋是一国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一国的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国可以通过适当的贸易政策培养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潜在的比较优势。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赤松要的雁型理论,也都间接揭示了贸易政策将会影响一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从印度的产业结构来看,印度的产业发展路径不同于多数国家,印度没有经历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阶段便进入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阶段。印度的贸易政策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战略性贸易政策在软件业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印度IT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服务贸易结构的升级。论文中对软件等服务出口开放度及服务业产出份额的回归分析表明印度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推动了整个服务产业的发展;使用1981-2006年的数据对印度商品贸易开放度及工业投资进行协整检验的结果显示,印度的贸易政策改革对工业投资也有积极的影响。总之,印度的贸易政策改革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但是贸易政策对工业的积极作用还有待进一步释放。最后,印度贸易政策改革的就业效应。关于贸易政策与就业关系的阐述主要有H-O模型、Stolper-Samuelson模型、Heckscher-Ohlin-Samuelson模型、专用要素模型及超保护贸易理论等。前四种模型主要探讨了由于国际贸易将影响国内产品的相对价格,进而对要素需求、要素价格产生影响。超保护贸易理论强调贸易顺差对就业的扩大作用。从印度的就业情况来看,除了IT行业外,印度的贸易政策改革没有产生明显的就业拉动作用,使用印度1981-2007年的工厂工人就业人数,工资支出及贸易开放度数据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印度的对外贸易政策对工厂固定工人就业产生了消极影响。综上所述,总体看来,印度的贸易政策改革促进了印度的经济发展,但是就业拉动效应不大,对工厂工人就业甚至产生消极作用。印度政府应该积极总结经验教训,立足本国经济及人力资本情况进行政策调整,在促进本国经济平衡发展的同时,扩大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