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报纸媒体食品安全报道比较研究——以塑化剂风波报道为例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食品安全成为新闻传媒关注的重要议题。大众传媒作为公众认知社会环境的窗口,是公众获取各种食品安全信息的主要渠道。新闻传媒的食品安全报道显然影响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近年来,新闻传媒将诸多食品安全问题揭露曝光,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彰显了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但是,当前的食品安全报道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2011年5月爆发的塑化剂风波是台湾历史上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影响波及两岸,两岸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两岸报纸在媒体性质和新闻价值观等方面相差甚大,对塑化剂风暴的报道必然会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以框架理论为指导,分别选取台湾的《联合报》和《自由时报》,大陆的《广州日报》和《厦门日报》,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两岸报纸“塑化剂风波”报道的异同。  研究发现,两岸报纸对塑化剂风波的报道呈现出较为不同的新闻框架。两岸报纸都存在夸大污染等诸多报道不规范问题。加强舆论监督,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报道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构建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机制仍是改进食品安全报道的现实之举。
其他文献
新闻从业者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其生存状况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关系着新闻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水平。在推动中国新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方面,新闻从业者所做的贡
近年来以推特(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网站在全球大放异彩,新浪微博抢得先机成为中国的微博代表。凭借海量的用户、强力的用户黏性和独特的媒体特性,微博成为传统媒体尝试新媒体的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政治参与现象蓬勃兴起。网络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一种全新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公民话语权的快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拓宽了公民行使话语权的渠道,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定位是“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为全面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我国主流媒体是党和人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