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食品安全成为新闻传媒关注的重要议题。大众传媒作为公众认知社会环境的窗口,是公众获取各种食品安全信息的主要渠道。新闻传媒的食品安全报道显然影响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近年来,新闻传媒将诸多食品安全问题揭露曝光,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彰显了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但是,当前的食品安全报道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2011年5月爆发的塑化剂风波是台湾历史上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影响波及两岸,两岸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两岸报纸在媒体性质和新闻价值观等方面相差甚大,对塑化剂风暴的报道必然会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以框架理论为指导,分别选取台湾的《联合报》和《自由时报》,大陆的《广州日报》和《厦门日报》,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两岸报纸“塑化剂风波”报道的异同。 研究发现,两岸报纸对塑化剂风波的报道呈现出较为不同的新闻框架。两岸报纸都存在夸大污染等诸多报道不规范问题。加强舆论监督,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报道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构建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机制仍是改进食品安全报道的现实之举。